普京亞洲行給我們的啟示

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啟了亞洲兩國之行,西方媒體認為,他是在採取外交手段對抗烏克蘭的和平峰會。

我們拋開一些細微末節,看普京這次訪問,究竟從中可以看到什麼?

第一,現在俄羅斯在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

我們可以宏觀的看一下,可以說和烏克蘭開戰,是俄羅斯在世界受尊重程度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俄羅斯是作為一個政治、軍事大國。當年,曾經是和美國爭霸的國家,有相當強的影響力。

但2022年與烏克蘭開戰以後,聯合國通過的決議作為一個指針,那次決議的內容是譴責俄羅斯,有140多個國家投票支持,30多個國家棄權,還有5至7個國家反對。這也是俄羅斯近百年來在國際社會上受到這種譴責最多的國家。

而這次烏克蘭和平峰會有90多個國家參加,本身去參加就是表明了各種的態度。當然,為了給俄羅斯留點面子,有些國家最終沒有在聯合公報上簽字。

這件事給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教訓,現在,世界整體來看,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雖然受到挫折,但是各國之間要貿易和交流。世界的主流依然是和平發展,大家依然可以做貿易,相互依存,而不是相互開戰,更不是零和遊戲。

圖為烏克蘭和平峰會

我們縱觀一戰,二戰,一直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發起戰爭的國家能夠從中獲益。一戰打的是兩敗俱傷;二戰發起國德國,還有日本,在戰爭中並沒有獲益,反而是在戰後和平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經濟崛起。

現在,和平發展是主流,靠戰爭無法得到什麼,就算拿到一些土地也沒有意義。因為,現在的競爭早已不是土地的競爭,甚至我們所說的地緣政治、緩衝屏障等,在超音速導彈橫飛的情況下,恐怕也擋不住。

第二,世界現在處於一個百年的大變局之中。

世界的秩序是什麼,或者說是一級多級還是三級體質,現在還說不好。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兩強爭霸,蘇聯解體以後,美國覺得歷史已然終結,成為世界的老大,美國認為蘇聯輸了,而俄羅斯覺得共同結束了冷戰。

在美國人的遊戲里,輸了就得俯首稱臣,不需要什麼緩衝空間、區域地位之類的,這也是美國人行事的風格。

但現在,很多國家在求變,這裡面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概念,在東方和西方之外,又產生了一個全球南方。西方是支持烏克蘭的國家,東方國家有些同情俄羅斯,而全球南方包括南美國家、發展中國家等,他們覺得歐洲的戰事與他們無關,但打了半天仗,南方國家的貿易還受到了損失。因此說,南方國家對於戰爭是相當不滿的,他們覺得歐洲發生的衝突,各方都有責任。

圖為阿根廷總統米萊

而南方國家下一步的發展路線還處於變動之中,以前阿根廷是一套體系,但是米萊上台後,對傳統的具有社會主義屬性的國家,極其不喜歡。巴西之前是親近特朗普,但現在盧拉總統又有轉向,與當時親特朗普的做法又有不同。

所以,這個世界每個國家都在巨變,甚至西方國家也是出現了向右轉的趨勢。法國、英國要舉行選舉,荷蘭已經選出了一個右翼領導人,而現在歐盟的官員裡面,馮德萊恩能不能連任還難說。

前兩天跟朋友聚會,大家說世界是個草台班子。但儘管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因為全球化帶來的衝擊帶來一些局部的轉變。2015年,敘利亞移民進入歐洲,引發了歐洲的反彈。而現在極右力量的崛起,也是對那次大量移民進入歐洲的一個調整。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家也是一樣。開放時間長了,會產生一個問題,

那麼,稍微的進行一些內部調整。但這個調整過程是曲折的,甚至有短暫的痛苦。

但是這短暫的調整也並不意味著,大家都要關起門來自己過,開放和全球化的趨勢已經表明,靠戰爭無法獲得受尊敬的地位。總的來說,有什麼結論呢?

圖為喬冠華在聯合國大笑

我覺得這些過程可能就是一個結論。就是我們要和很多國家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人是這樣,國家也是這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在國際舞台上振臂一呼,有超過2/3的國家支持我們,那就是朋友多了好辦事。

當年,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中國在1972年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用中國領導人的話來說,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所以說,地球村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大家庭里,我們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這也比什麼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