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當眾指出,俄哈領土緊密相連,給看向西方的托卡耶夫提了個醒

日前,在談到俄哈兩國的未來發展時,普京「笑裡藏刀」,不動聲色地講出了一句話,表面上看,似乎在拉攏托卡耶夫,但實際上,普京的這句話,也像是在「敲打」,讓他好自為之。

日前,第27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正式啟動,來自136個國家的代表,包括政府高級官員和各界商業人士在內的近2萬餘人出席。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出席了該論壇。在與論壇負責人交談時,普京不動聲色講出的一句話,可謂是別有深意,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哈薩克。

普京表示,俄哈兩國的接壤邊界非常大,俄羅斯聯邦的76個主體,與哈薩克的相應領土都有直接聯繫。

表面上,普京似乎想要藉此表達俄哈兩國互為近鄰,特殊的地理位置,也給予了兩國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這本是一句示好的話,但是結合托卡耶夫近來,親近西方的表現,普京的這番話,倒更像是帶了一種「敲打」的含義。

上一個和俄羅斯接壤的烏克蘭,正在面臨什麼情況,大家都非常清楚了。俄哈兩國的共同邊界這麼多,也就意味著發生矛盾的幾率也會很大。普京大概是在不動聲色地提醒托卡耶夫,即使哈薩克想要跟俄羅斯「保持距離」,親近美西方國家,但從地理位置來看,哈薩克如果想要「造反」,跑也跑不掉。

哈薩克作為曾經蘇聯的一部分,現在的獨聯體國家之一,與俄羅斯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友誼和共同價值。多年來,俄羅斯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能力,一直佔據「老大」的位置。中亞國家一直以來,也唯俄羅斯馬首是瞻,對俄羅斯的依賴性非常強。

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中亞國家逐漸想要擺脫俄羅斯的控制,以謀求更大的發展。目前,中亞也憑藉其地理和能源優勢,成為一眾西方強國拉攏的目標。

例如,去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訪中亞五國,不用想都知道,美國在中亞打著什麼算盤。今年2月,美國政府在中亞召開了首屆中亞與美國商業峰會(b5+1),想要進一步增強美國在中亞的貿易和投資。這也算是中亞親近西方的一個重要表現。

在「去俄羅斯化」的進程中,哈薩克表現得尤為突出。自托卡耶夫上台後,哈國採取多方向平衡的外交戰略,除去與俄羅斯的合作外,還積極拓展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合作。

而托卡耶夫的「異心」,以及想要「擺脫」俄羅斯的想法,也不是一朝一夕生成的。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普京就曾表示,哈薩克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只有留在俄羅斯,哈薩克才有價值。很明顯,普京還是不太願意承認,哈薩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身份。

2022年初,哈薩克發生政治動亂,以俄為首的集安組織,立刻派出數千名俄羅斯維和士兵空降哈國,協助托卡耶夫平定了騷亂。按理來講,托卡耶夫應該對普京感恩戴德。但是,俄軍可以直接出兵進入哈薩克,也讓托卡耶夫非常沒有安全感。因此,哈國「擺脫」俄羅斯的想法更加強烈。

俄烏衝突爆發後,托卡耶夫的心思,也不藏著掖著了,一度站在了普京的對立面。托卡耶夫公然不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這一點很好理解。兔死狐悲,誰都怕自己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於是,在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時刻,托卡耶夫站在了西方陣營,停止向俄羅斯供應軍用商品。

除了哈薩克外,其他中亞國家,也一改之前對莫斯科唯唯諾諾的恭順態度,開始當著普京的面,說一些「難聽」的話,表示不想再依附於俄羅斯生存。很多國家甚至害怕因與俄羅斯來往過密,受到西方制裁的牽連,紛紛「疏遠」了俄羅斯。這也能看出,俄羅斯在中亞的地位,已經出現了動搖。

不過,托卡耶夫算是最強硬的一位。就在上個月,他當著普京的面,大談與中國的合作前景。托卡耶夫也不只是說說而已,在行動上也加快了「去俄羅斯」的腳步。

他表示,未來幾年,哈薩克將建設5個,新的跨境運輸和物流中心,不過其中4個都不會和俄羅斯有聯繫。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在公開場合指責俄羅斯,對獨聯體國家傲慢無禮,很不給普京面子。

為了穩住哈薩克以及其他中亞國家,普京也是軟硬皆施。2023年,俄哈兩國元首6次會晤,托卡耶夫3次訪俄,見面次數有點過於頻繁。雖然俄羅斯不允許中亞出任何差錯,但是很明顯,普京現在對俄羅斯以外的事務,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於擱置了很多年的中吉烏鐵路建設,普京也鬆了口,就是怕把中亞逼得太緊,轉而靠近西方,到時候俄羅斯將孤立無援。西方陣營會把俄羅斯家門口的最後一塊地都拿走。

所以,普京現在也只是點到為止,只能提醒托卡耶夫,俄哈終究是緊密相連的「親兄弟」。而且,普京也沒有辦法阻擋中亞要發展、過上好日子的決心。哈薩克在減輕對俄羅斯依賴的同時,加強了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如果哈國未來真的下定決心「擺脫」俄羅斯,估計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