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有兩大制約:先把哈馬斯問題解決了再說

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巴勒斯坦為何想著急加入聯合國。

5月11日,巴勒斯坦各界對聯合國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支持其加入聯合國的決議表示歡迎。但喧囂過後發現,冷靜下來發現,巴勒斯坦入聯顯然目前還不能成為現實。

來說三個看法:

首先,聯大決議只有象徵意義,因為安理會沒有類似決議,巴勒斯坦入聯就沒能實現。

此外,投贊成票的143個國家,和與巴勒斯坦建交的140多個國家重合,這說明實際上幾年來支持巴勒斯坦的數量沒有什麼變化。

第三,決議草案經過了中美俄等反覆斟酌修改,都同意將此案列為特例,意思是今後不會給全球類似地方試圖加入聯合國提供榜樣。所以巴勒斯坦入聯一事也就失去了普世意義,只是各方博弈的一個手段。

那麼,從巴勒斯坦角度來講,為什麼非要在這時候入聯?

其實巴勒斯坦人也不是都想這樣,是外界半推半就的結果。

首先,提出這份草案的主力是歐洲小國愛爾蘭,以色列認為這是歐洲最反對以色列打加沙的國家,該國因為過去有被英國統治的經歷,因此對巴勒斯坦的處境感同身受,所以積極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和入聯。既然別人都這麼積極,巴勒斯坦自己怎麼好反對?

其次,巴勒斯坦官方希望以此刺激哈馬斯,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最近巴兩派談判試圖組建聯合政府,如果巴勒斯坦能獲得更多國際支持,當然可以在和哈馬斯的談判中佔據優勢、提高要價。否則哈馬斯確實看不起巴勒斯坦官方,總是宣傳他們是以色列和西方的工具。推動入聯儘管不能立刻實現,但確實可以讓哈馬斯看到了巴勒斯坦官方的實力,以及未來組成團結政府的好處。

不過對巴官方而言,在哈馬斯問題沒有解決的背景下入聯,不僅不可能,而且有風險。

一是西方作為巴勒斯坦最大的援助者會一直投反對票,畢竟哈馬斯是英美等國認定的恐怖組織;

二是人質還在哈馬斯手裡,巴勒斯坦如果入聯,那麼就等於人質問題要由巴官方承擔,這對他們沒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讓整個巴勒斯坦承擔哈馬斯的罪行?

所以對巴勒斯坦而言,先解決好哈馬斯問題,釋放人質,擺脫支持恐怖主義的影響,乾乾淨淨地入聯更符合他們的長遠利益。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