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補貼結束,德國通脹再升溫!歐央行官員「愁上心頭」

最近發布的一系列通脹數據顯示,多個歐元區國家正面臨不同的通脹壓力。儘管歐元區通脹率自2022年的兩位數高峰逐漸回落,但歐央行官員們警告稱,實現2%通脹目標的道路並不平坦。

受能源價格上漲推動,德國調和cpi升至2.4%,超出了經濟學家們此前預期的2.3%。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通脹率首次加速。彭博經濟學家martin ademmer指出,儘管德國通脹總體趨勢是下降的,但由於運輸價格的基數效應,預計下個月通脹可能會再次上升。

(注意:調和cpi是歐盟國家用於比較通貨膨脹水平的統一指數。它與cpi類似,但在計算方法上有所不同,以便讓不同國家的通脹數據具有可比性。hcpi在計算時採用了歐洲統計局(eurostat)規定的一套標準,確保了在歐盟內部和國際上的通貨膨脹比較的一致性。)

與此同時,西班牙在取消抑制能源成本飆升的措施後,4月cpi同比上漲3.4%,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愛爾蘭的cpi則小幅下降,從1.7%降至1.6%。彭博經濟學家ana andrade表示,儘管西班牙通脹的下行軌跡並不平坦,受基數效應的推動,5月份可能會再次上漲。然而,在春季之後,通脹應該會更堅定地恢復其緩和趨勢。

此外,彭博數據顯示,預計周二公布的整個歐元區20國的總體通脹率,將在今年首次維持2.4%不變。但是,核心cpi(剔除能源和食品等波動物價因素)增速可能會再次放緩。有分析指出,儘管德國的初步統計沒有直接給出核心通脹率數據,但根據地區數據推測,核心通脹率可能有所下降,從3.2%降到了2.9%。

分析師認為,目前,歐洲各地政府正在撤銷能源補貼。這可能會導致通脹在今年剩餘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但可能會有小幅度的波動。德國開發銀行(kfw)首席經濟學家fritzi koehler-geib強調,及時實現通脹目標的風險依然存在。生產率增長疲軟和工資強勁增長將如何推動整體經濟價格壓力,是影響通脹的關鍵因素。

近幾個月來,歐元區服務業價格的增長一直居高不下,而工資增長是推動服務業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工資增長的原因是生活成本的上升,這導致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資以維持生活水平。工資增長導致服務業價格上漲,這反過來又增加了生活成本,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個循環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持續存在。

儘管存在通脹風險,更高的收入和改善的商業狀況仍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支撐。在德國,服務業的增長和企業狀況的改善表明經濟復甦的積極跡象正在顯現。

因此,歐央行的官員們特別關注國內服務業價格的增長,他們需要在控制通脹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之間找到平衡。

雖然看到通脹率從2022年兩位數峰值不斷回落的趨勢,歐央行官員正在為6月份首次降息做準備。但具體會在今年降多少,目前仍是激烈辯論的話題,因為未來的經濟情況還不明朗,很少有人敢給出具體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