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報復靴子落地,一切都在美國掌控之下?有3個證據暴露真相

伊朗的報復靴子落地,但引起的爭議反而更多了;我們想看看各方的說法:

按照伊朗自己的說法,主要打擊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在敘利亞邊境附近的以軍情報中心,伊朗表示,以色列空軍襲擊伊朗大使館的情報,就是這個情報中心提供的;另一個是內瓦蒂姆空軍基地,襲擊伊朗大使館的F-35戰鬥機,就是從這個基地起飛;伊朗表示,這兩處基地均遭到重創,並失去了原有功能,打擊取得了成功。從伊朗宣布的目標看,他們這次報復顯得相當克制,僅僅只是針對以色列與空襲大使館有關的軍事目標,針對性非常明顯。

按照以色列的說法,伊朗這次空襲,一共發射了大約300枚導彈無人機,包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以色列軍隊和美軍攔截了幾乎全部目標,攔截成功率達99%,只有少量導彈突破防禦,只有一處軍事基地輕微受損。

美國總統拜登也宣布,這次空襲,美國幫助以色列「擊落了幾乎所有的無人機和導彈」,然後強烈譴責伊朗的行為;他在和內塔尼亞胡的通話中,將這次衝突形容為「伊朗遭到了失敗,以色列贏了,要接受這場勝利」。美以的說法,重點突出一個「美國兌現保護以色列的承諾,以色列面對強敵巋然不動、無所畏懼」。

有人覺得,伊朗這次空襲像各方配合美國演戲,美國終歸掌控著局勢的發展,但仔細想想並非這麼回事;真相到底是什麼?這裡有三件事,足以說明真相:

首先,美國、以色列的攔截效果,並沒有宣傳得那麼成功,網路上出現了不少伊朗導彈突破以色列防空反導攔截的視頻,光是有視頻為證據的,內瓦蒂姆空軍基地至少挨了1枚導彈,另一處拉蒙空軍基地至少挨了7枚導彈;另有一段視頻顯示,以色列發射多枚防空攔截導彈,但仍有4枚伊朗導彈先後落在防空陣地附近。

很明顯,拜登「保護以色列」的承諾,並沒有實現;至於以色列到底受到了多大的損失,外界顯然不得而知,伊朗這次沒有針對以色列人口密集區進行打擊,外界自然無法切身感受打擊的效果,損失是大是小,完全看以色列自己的需要。

其次,不管以色列如何宣傳攔截的效果,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內塔尼亞胡打造「絕對安全」環境的政治承諾徹底破產;當伊朗導彈抵達以色列上空的時候,以色列網路上充滿了驚慌失措的民眾,各種尖叫和逃命,萬幸的是伊朗沒有瞄準平民,但內塔尼亞胡的「安全承諾」是完蛋了,他頂著以軍傷亡、經濟困境、外交孤立的壓力,執意將衝突延續下去,就是因為他宣稱打造了一個絕對安全的外部環境,但毫無疑問,這個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最後,美國前後表態充滿了矛盾。其實整個事件,最大的戲劇性,基本上都是美國前後矛盾的態度:以軍炸了伊朗大使館,美國說不知情,但伊朗堅稱美國知情;伊朗發誓要報復,美國宣稱「伊朗提出不報復的條件」,然後又宣稱伊朗即將報復;伊朗導彈砸下來,美國宣稱「保護了以色列」,但視頻顯示並非如此;現在美國又說在拜登的勸說下,內塔尼亞衚衕意放棄還擊……

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美國自始至終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根據事態的發展,尋找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說辭,營造出「一切都在掌控之下」的氛圍。

整個事件,我們看到的是美國影響力的衰弱,正在失去對中東局勢的掌控,為一個正在衰弱的帝國挽尊,實屬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