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反轉!馬科斯稱中菲是一家,有「中國基因」,為何還撞船?


這次菲律賓依舊是惡人先告狀,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相同的劇本,月月上演。不禁想問,菲律賓海警的日常考核里就有碰瓷指標要考核?

結合最近馬科斯的兩次發言,這件事情就很有意思了。初到澳大利亞的馬科斯,宣稱的是菲律賓誓死捍衛本國在南海海域的「主權和管轄權」,還譴責了發生在地區的「挑釁性的單方面非法行為」。

還是之前的論調,大有譴責中國之意。菲律賓的屢次犯境被打跑,卻一直叫冤,將弱者姿態扮演的惟妙惟肖。然後再提及自己堅不可摧的盟友—美國,搖人給自己站台,這也是一直以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採用的慣用伎倆。



然而,變臉很快就來了。香港南華早報》3月4日報道稱,馬科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場活動中表示,菲律賓不會放棄「海洋主權」,但他準備通過正式渠道與中國合作應對南海挑戰,因為兩國有著共同的「中國基因」。

血脈相連,就這樣從馬科斯的嘴裡說出來了。這瞬間「服軟」的操作,屬實讓人詫異,關鍵他還說的挺生動。「如果進行基因檢測的話,大部分菲律賓人都有中國基因,就連他自己也不例外。」

縱觀這個事件,先是譴責中國,繼而同根生,轉背又是惡意碰撞。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菲律賓短時間內,做出這樣的反覆的操作呢,我覺得還是以下三點:


第一、繼續扮演「受害者」形象,博取關注。一直以來我國都明確要求菲律賓將「馬德雷山」號拖走,但馬科斯不為所動,堅決不幹。正是借著給「馬德雷山」號輸送補給之機,屢屢派出非法船隻試圖強行佔領我國島礁,碰瓷事件月月發生。每碰撞一次,就有了一次宣揚「受害」的機會,同樣也是一次主動投誠的契機。

馬科斯傾美那是人盡皆知,通過給中國添堵,來鞏固兩者的聯盟。當美國涉足南海問題時,也是借著菲律賓的「受害者」形象,對中國指指點點,操縱國際輿論。美菲一唱一和,好不熱鬧。



第二、中國血統只是政治說辭。強調自己的中國血統,繼而重歸於好,看似誠意滿滿,實際也是擔心中國用強。常年以來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活動,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中國的耐心。雖說背後有美國撐腰,但是真把人逼急了,中國一使雷霆手段,那也不是菲律賓能夠頂得住的。

現在的菲律賓內部也是充斥著各種聲音,菲律賓軍方對華態度強硬,外交部則開始軟化,希望雙方冷靜下來。廣大民眾也呼籲政府停下挑釁中國的行為,不要以卵擊石,不如先把國內糧價打下來。馬科斯政府面對如此局面,也得緩緩,放一放自己的激烈言辭,惹惱了任何一方,都夠自己喝一壺的。

第三、有緩兵之計的嫌疑。菲律賓很清楚,憑自身想正面對抗中國,毫無可能。被其寄予希望的美國,又分身乏術,深陷俄烏衝突巴以衝突之中。一方面跟美國加強合作,提升自身防禦。一方面向中方釋放和好的信號,避免刀兵。在美國無法抽身的情況下,穩住中國變得尤為重要。引經據典,搞情懷血脈這一套,拉進與中國的關係,尋求關係降溫,也是看中了中國好打交道這一點。



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的所作所為中國都看在眼裡。是善意還是包藏禍心,重要是不是他們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了什麼!菲律賓如果真還拎不清,最終的結局無疑是成為炮灰,畢竟一開始他就只是大國競爭中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