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一年,巴以衝突還在持續,但是無論如何,這場衝突會有結束的時候,而外界最關心的是,這場衝突結束後,加沙到底歸誰管?本輪衝突開始後,在短時間內迅速升級為一場圍繞加沙的局部戰爭,以色列投入重兵,在加沙與哈馬斯展開激戰。
目前來看,距離以色列軍隊全面控制加沙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費了這麼大的勁,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以色列在拿下加沙後,肯定不會立馬撤出,更不會將其拱手移交給巴勒斯坦。很大一種可能是,以「維和」的名義,長期軍事佔領。
不過即便如此,有些以色列官員還不滿意,想把加沙變為以色列的領土。3日,兩位以色列「鷹派」官員發聲,鼓勵目前居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搬遷到別的國家生活,這其實就是變相地驅逐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為猶太人在此定居創造條件,不過以色列的這種想法,立即遭到了美國的反對。
美國的意思是:要讓「哈馬斯」徹底從加沙這片土地上消失,徹底剷除對以色列的威脅,但是無論如何,以色列不能佔領加沙,加沙始終是巴勒斯坦的領土。
前段時間,美國媒體爆料稱,美以雙方就戰後加沙的管理問題,進行過磋商。美國給出了三種方案:
第一種是由美英法等國組建一支多國部隊,負責加沙的安全,而將管理權暫時移交給由沙特和阿聯酋等周邊國家組成的委員會;第二種方案是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同時負責加沙的安全和管理;第三種則是將加沙交給聯合國監管。
然而這一次,以色列並沒有順從「老大哥」美國的意思,對於美國的方案,以色列似乎不大認可。
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部長格維爾,就用十分強硬的措辭,回應了美國。格維爾稱,「以色列不是美國國旗上的另一顆星星」。這話的意思就是,以色列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是美國的一個州,怎麼管理處置加沙,是以色列自己的事情,美國沒資格管。
「小弟」和「大哥」這麼一鬧,兩國的分歧已然擺在了檯面上,成為眾人皆知的事情。其實,美以在戰後加沙的歸屬問題上產生分歧,一點不意外,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雖然美以是盟友,但是兩國在處理這件事時,所持的立場是不同的。
美國不光要支持以色列,同時也要顧及廣大阿拉伯國家的訴求。如果在加沙歸屬問題上,美國完全倒向以色列,沙特、埃及和阿聯酋在內的這些阿拉伯國家,會離美國而去,這樣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根基就會動搖,進而衝擊到美國的全球戰略。
所以,美國必須要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中間,做到「兩頭兼顧」,這也是美國給出折中方案的原因。
贊成以色列在加沙清剿哈馬斯,這算是支持了以色列;回頭來,又聲明「加沙是巴勒斯坦的領土」,也照顧到了阿拉伯國家的情緒,這就是美國的「平衡」。
但是以色列就不一樣了,他完全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去思考加沙歸屬的問題。在以色列看來,他通過軍事行動,完成對哈馬斯的清剿後,如果自己不能實際控制加沙,將其移交給巴勒斯坦管理,哈馬斯極有可能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對以色列安全的威脅,將永遠無法徹底消除。
另外,作為一個「彈丸之國」,長期以來,以色列出於生存危機和戰略空間的考慮,一直有開疆拓土的野心。
在五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在擴展領土方面,均有不小的斬獲,其中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更是一舉佔領了有著「中東水塔」之稱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得到這塊風水寶地後,以色列的用水安全,有了很大保障,顯然以色列已經嘗到了擴大疆域的甜頭了。
這次巴以衝突是哈馬斯挑起,以色列好不容易等來了打擊哈馬斯,並趁機吞併加沙的機會,自然不可能輕易放走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事關國家利益的大事面前,以色列將美以盟友關係晾在一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看起來也沒什麼毛病。毫無疑問,現在更加為難的一方是美國,他既不能得罪以色列這個「小弟」,又不能甩了一大幫阿拉伯夥伴,如何去解這道難題,對拜登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