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放射性廢液濺射污染2人仍未出院!中方再次嚴肅敦促

10月27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回應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工作人員遭放射性廢液濺射污染事件,嚴肅敦促日方正視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關切,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利益攸關方充分參與、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目前,有關入院2人的現狀,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還未發表最新聲明。南都記者同時注意到,10月26日,東電宣布,核污染水第三輪排海將從11月2日開始。

福島核電站

入院2人仍未證實脫險

據南都此前報道,10月25日,5名工作人員在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含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26日,東電方面在發布會上表示,2人於事發當晚已經入院,目前仍未脫險。

南都記者了解到,入院2人中1人全身受到污染,1人下半身及雙臂受到污染,在被濺核污染水後經過了9小時的去污處理,但身體表面輻射量仍未降至安全標準值以下,因此被送往醫院繼續凈化工作,目前暫未發現2人出現急性輻射損傷等情況。

事故發生後,東電檢查了兩名男子在事故中所佩戴的劑量計,確認事故發生後他們在貝塔(β)射線中暴露的最大劑量為6.6毫西弗(mSv),高於劑量計5毫西弗的警示紅線;確認他們對伽馬(γ)射線的最大暴露量為0.11毫西弗,低於25日工作期間預期的最大0.6毫西弗。

10月27日,南都記者從東電所召開發布會獲悉,因被濺核污染水而入院的2名工作人員在清洗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管道時並未被要求在防護服外穿著防水外套,導致核污染水浸透防護服,污染工作人員身體表面皮膚。

東電錶示,在對事故進行調查後,發現工作人員在清洗管道時,產生的氣體積聚在管道內,當氣體猛烈噴發時,管道頂端連接處與水箱斷開,導致了核污染水濺出。

目前,有關入院2人的現狀,東電還未發表最新聲明。

中方再次嚴肅敦促

10月27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回應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工作人員遭放射性廢液濺射污染事件表示,中方對事故造成人員傷害感到遺憾。日方在清洗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管道時發生相關事件,再次表明福島核污染水帶有較強輻射性,處理過程易引發重大風險,外界有充分理由質疑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可靠性。

發言人表示,日方處理核污染水接連出現事故,暴露了內部管理的無序和混亂,再次凸顯了國際社會開展監督的重要性。中方嚴肅敦促日方正視周邊鄰國和國際社會關切,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利益攸關方充分參與、長期有效的國際監測。

南都記者同時注意到,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工作人員遭放射性廢液濺射污染事件的同時,10月 26 日,東京電力公司宣布,由於目前在對排放設施外觀的檢查中沒有發現問題,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第三輪排海將從11月2日開始,預計持續到11月20日。第三輪排海的核污染水總量約為7800噸,與第二次排海總量相同。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