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內普京接連會見2員悍將,接著徵兵13萬,烏克蘭連遭4大打擊

俄烏衝突持續之際,12小時內普京接連會見2員悍將,緊接著,俄方發布公告宣布徵兵13萬,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烏克蘭卻在一周內接連遭受了4大打擊,普京接連會見2員悍將的目的是什麼?烏克蘭又遭遇了哪4大打擊?

在俄烏衝突持續的背景下,當地時間9月28日,12小時內俄羅斯總統普京接連會見2員悍將,首先便是俄退役上校特羅舍夫,普京之所以會見特羅舍夫,那是因為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便是俄羅斯私人武裝瓦格納」集團的「新任指揮官」,在瓦格納的指揮系統中代號「白頭」,全面接手了已故瓦格納創始人普里戈任的工作。俄媒消息指出,普京向特羅舍夫詢問了他正在組建的能夠在特別軍事行動中執行各種戰鬥任務的志願部隊的情況,並保證俄政府對特別軍事行動的所有參與者的保障是絕對相同的。對於此次俄方公布普京會見特羅舍夫的消息,有外媒分析認為,俄方此舉意在釋放俄羅斯政府已經獲得了對「瓦格納」組織控制權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普京還在官邸會見了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在與卡德羅夫會面時,二人討論了車臣戰士參加特別軍事行動的問題,普京指出,「還有很多重要任務」,建議卡德羅夫關注「緊迫問題」,而卡德羅夫則自信地對普京表示,「我們不會讓您失望的」。

眾所周知,不管是「瓦格納」僱傭軍,還是車臣武裝,都是俄烏衝突中的「強軍」,是俄軍中的「佼佼者」、「拳頭部隊」,前者打贏了巴赫穆特戰役,而後者在馬里烏波爾戰役中,證明了「卡家軍」的強悍實力。而普京同日召見車臣武裝領導人和「瓦格納」的「新任指揮官」,這顯然不是巧合,勢必與烏克蘭局勢有關,根據北約方面的說法,烏軍在東南部的反攻正在「逐漸取得進展」。要知道,在此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烏軍曾3次攻破俄軍構築的堅固陣地,4次成功打擊俄本土重要目標,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形勢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是很樂觀」。


而導致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扎波羅熱方向的烏軍已經突破到了羅博季涅地區,距離俄軍補給線M14公路約90公里,此舉一度引起俄方恐慌;其二,俄軍再度出現「兵力不足」的情況,比如說,俄軍在巴赫穆特只有約2萬人,而其餘主力部隊不敢輕易動用,但烏軍方面卻有11萬之眾正在圍攻巴赫穆特;其三,隨著烏軍在前線不斷取得突破,俄烏戰線「犬牙交錯」,烏軍已經在前線形成了多個「突出部」,俄軍必須要「抹平」這些突出部,把烏軍「打回去」。

正是在此背景下,普京一天內接連會見特羅舍夫和卡德羅夫。除了會見2員悍將外,俄羅斯秋季徵兵也自10月1日開啟,計劃徵召13萬人服役。俄國防部稱,徵兵活動將在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按計划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方忙著徵兵的同時,另一邊的烏克蘭卻在一周內接連遭受了4大打擊。有美媒消息就指出,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北美之行接連遭遇外交挫折,首先便是被指曾在二戰期間服役於一支納粹部隊的烏克蘭人雅羅斯拉夫·洪卡9月22日在渥太華的一次議會會議上被致敬。儘管這不是澤連斯基的過錯,但這從側面卻證明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是為了打擊納粹的說法是合理的;其次,烏波爭端進一步加深,華沙表示不會暫停歐盟對烏克蘭農產品設置的禁令,同時,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還明確表示,華沙將「不再向烏克蘭轉讓武器」;此外,近日,波蘭專家得出結論稱,去年11月在普熱沃杜夫一個糧食工廠炸死兩人的導彈來自烏克蘭,而這也讓本就緊張的烏波矛盾進一步加劇;最後就是關於去年9月份「北溪」管道被破壞一事,最新公開的一個說法稱,烏克蘭可能參與了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