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長崎百萬條養殖魚死亡 當地政府:因為赤潮

日本讀賣新聞》星期四報導,日本長崎縣府星期四說,今年七月底到八月初,長崎縣橘灣的河豚、大竹莢魚和真鯛等養殖魚類合計共一百一十萬尾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在十三億日元以上(約合人民幣6437萬元)。

根據長崎政府的說法,在七月三十一日到八月十日之間,在橘灣海域處爆發了一場赤潮,並導致了大量的魚群死亡。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資料,長崎縣的河豚魚產量是日本最多的,這次的紅潮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據了解,赤潮,又稱紅潮,被稱為「有害藻類」,也被稱為「紅色幽靈」。是指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和微生物爆髮式地繁殖或大量聚集,從而導致水體變色的一種不良生態現象。

「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單細胞生物。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