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聲稱,超過 6,500 名俄羅斯軍人試圖通過一條定製的「我想活下去」熱線投降,據說該呼叫中心最近已轉移到一個秘密地點,以避免莫斯科的干涉。
戰俘部發言人維塔利·馬特維延科 (Vitaly Matvienko) 表示,通過該服務取得聯繫的人已使用其個人數據和服務編號核實為在俄羅斯軍隊服役。
從 9 月 15 日熱線開通到 1 月 20 日,據稱有 6,543 名俄羅斯人員聯繫烏克蘭政府,要求他們自首,通常是來自前線。
這條由 10 名接線員組成的熱線是在弗拉基米爾·普京宣布動員 300,000 名具有軍事經驗的平民加入俄羅斯戰爭後建立的。
馬特維延科拒絕就已完成投降的數量發表評論,但稱該服務「非常成功」,該服務全天候 24 小時有人值守,每天都會收到 50 到 100 通該服務電報頻道的電話和消息。
他說,由於擔心成為俄羅斯襲擊的目標,呼叫中心一個月前從該部門的基輔辦公室搬到了一個秘密地點。
烏克蘭政府的宣傳價值顯而易見,僅在 12 月就有 200 萬人訪問了「我要生活」網站,其中 160 萬人來自俄羅斯。
那些自首的人有機會成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政府之間安排的囚犯交換的一部分,或者被拘留,以後有可能留在烏克蘭或移民。
馬特維延科說,作為此類交換的一部分,俄羅斯政府總共釋放了 1,646 名烏克蘭人員。最近的交易於 1 月 8 日完成,雙方交換了 50 名人員,其他人的談判仍在繼續。
馬特維延科說投降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已經動員、部分動員、尚未動員的俄羅斯士兵,撥打這條熱線電話,對著這個聊天機器人說:『我要投降了,』」他說。「在那之後,他有義務留下他的個人資料。士兵到達烏克蘭領土後,他有義務再次打電話說『我要投降』,烏克蘭接線員幫助他到達安全地點,在那裡他會見烏克蘭特種部隊。」
他說,對這項服務的興趣程度取決於戰場上的發展。「在赫爾松解放期間,我們接到了俄羅斯人的電話,他們告訴我們:『只要救救我們的靈魂,因為我們被困在泥濘的某個地方,我們的營完全崩潰了,我們只剩下 10 名士兵,請把我們從這個爛攤子里救出來。 '」
25 歲的奧克薩娜 (Oksana) 是呼叫中心的一名處理員,她說每個電話都不一樣,但他們都讓她希望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正在減弱。「有些人打電話說,『我在軍隊的某個地方。我想投降,」其他人說,「我害怕在俄羅斯被動員起來,我需要做什麼」。他們中的一些人告訴我,「我在領土或烏克蘭,我想投降。」他們很害怕,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馬特維延科親自將「我要活下去」的名片遞給獲釋的囚犯,因為後來發現被調換的囚犯後來被重新部署到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