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留學日本生活難,買顆洋蔥10元,一夜打兩份工,4年讀完大學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039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胥元

(6歲照片前排右一男生)

我小時候有點調皮,經常下池塘摸魚、上山采野果子玩,常常被老師發現了批評教育一頓,之後又忘得一乾二淨,照樣犯事。

不過,後來我沒那麼野了,因為讀小學時,音樂老師見我挺喜歡唱歌,就讓我上台表演了一次。從此我就愛上了音樂。

上初三的時候,我還特地讓家裡交錢,上了一個特長班學習聲樂,想當一名歌手,像周杰倫那樣,有無數的粉絲追著簽名。

於是,我就一心一意走藝術成才的道路,想考上一個藝術院校,然後當一名歌星。

讀高中的時候,我就去岳陽某藝術學校學音樂。學生畢業後,既可以報考藝術院校,又可以報考一般院校。

我在學校藝術專業學聲音,學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附帶學習芭蕾舞、彈鋼琴。學了一年,幻想破滅,因為我的身高不符合報考藝術院校的要求。

沒辦法,我只好又重新花時間努力學習被耽誤了的文科知識,備戰高考。2010年,我參加高考,考上了湖南一所大學,學習日語專業

(2016年,在北海道賣電器時)

大學裡有一個日語角,為了練好口語,很多同學都來這裡進行對話交流。

我見到一個來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是一個交換生。他很獨特,每次來日語角,都背著一把很好的吉他,很酷的樣子。我被他吸引,開始,我覺得自己日語太差,不敢和他交流,怕被人笑話。

後來,因為小時候我就喜歡音樂,也彈過吉他,我就去比劃著跟他聊起了吉他。雖然語言有障礙,但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越聊越熱乎,就聊成了好朋友。

後來,我又認識了一個法國留學生,我們成了鐵哥仨,幾乎每天形影不離,反而沒有交上一個中國的學生朋友。

在大學學習了一年,我認為要學好日語,還是要到日本去,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才能迅速成長起來。

再說,當時我看到好多學生都到國外留學去了,父母親花光老本也在所不惜,我也很想去日本留學,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和日本朋友談了我的願望,他非常支持我,說願意幫忙。

可是,我的父母卻堅決反對。

(大學畢業典禮和畢業論文導師合影)

2011年3月,日本發生了有史以來,被稱為世界十大災難之九的九級特大地震。父母親在電視里看到海嘯席捲、房屋倒塌、核電站爆炸燃燒等慘烈場景,非常害怕,生怕我有去無回,竭力阻攔。

但我決心已定,義無反顧,不斷給父母親作工作。我告訴他們:「那只是百年才遇的災難,過去了就過去了,再說,我留學的地方,離地震中心還遠著呢。」他們經不住我的軟磨硬纏,最終同意了。

日本朋友向他母校的一個教授推薦了我,通過教授的幫助,我向日本的大學提交了入學申請。

父母親見我去意已定,就四處為我籌錢,向親戚朋友借了三萬元錢交給了我。2011年9月,申請被批准後,我就飛到了日本,進入北海道的一所大學,開始了我的留學生涯。

(大學打工合影)

到日本後,突然覺得離家萬里舉目無親,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可怕,就想給家裡打電話報個平安穩定下情緒。當時我還沒有手機,跟同學們藉手機,可是誰也不理我,很無助,我只得去找公用電話。

跑到附近便利店的公用電話亭里,我怎麼也撥打不通,細看,原來不能打國際長途電話。正好旁邊停著一輛小車,我向開車的日本人求助,讓他幫忙找個能打國際長途的公用電話亭。

此時正下著傾盆大雨,他毫不猶豫地叫我上車。他開著車,見著電話亭就停下來,和我一同冒雨查看,又幫我在網上搜索,一連繞了幾條街,看了七八個,才找到一個能打國際長途的公用電話亭。這讓我在陌生的日本,感受到了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我後來也更加感受到了暖意,比如到超市買東西不知道貨品的位置,或者問路時,碰見日本人都彬彬有禮連連鞠躬,會直接帶我去,而不是用手指一指了事。

(大阪賣房時和顧客視頻)

到日本的第一印象是物價好高,一瓶飲料要7塊多錢(100多日元),黃瓜、洋蔥是論根論個賣,一根黃瓜幾塊錢,一個洋蔥10幾塊錢。

我租了一間小屋住,每月的租金都是2000多元人民幣。

雖然在日本讀大學交不了多少錢,幾乎是免費,但自己的生活費還得自己解決,身上的三萬塊人民幣是不能維持多久的,我不能伸手向家裡要錢,從小就受父母「要自強」、「要獨立」的教育,怎麼也開不了口。

因此,身在異國他鄉,我只能靠打工掙錢來養活自己。

我先去一個農場幹了一段時間的體力活,太累,就到了一個餐館干起了洗碗工。如果日語口語好的話,我可以去找一些輕鬆的活干,比如賣服裝、註冊公司等,可是我剛來日本,口語不行,只能幹這些活。

在餐館洗碗,日本老闆規定死板,水溫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度數,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多了費電,少了去不了油膩,刷碗、盤也有規定,必須刷滿規定的次數,少一次都不行。

我每天像個機器人一樣,重複著成千上萬次的機械運動,累得腰酸背痛。但也從這些死板嚴苛的要求里學會了「一絲不苟」的精神。

(去札幌的上班途中)

在餐館做了一段時間,我的口語好點後,去過「奧特萊斯」店賣高爾夫球裝,去租車公司做過接待,還做過翻譯、導遊.......

幹得最多的時候,我通宵達旦拚命干,就是半夜下大雪也沒停過。

傍晚5點鐘下課後,準備一下,吃點東西,6點鐘騎30分鐘的單車到料理店打工。干到晚上11點30分下班,然後又騎單車到工廠,12點鐘開始上夜班,一直干到早上8點下班,然後匆匆吃了早餐,就到學校去上課。

同時,上大學的功課也一點馬虎不得,日本大學的老師也同樣是死板的,不會因為你通宵達旦打兩份工,白天又要學習而同情你。我有一科曾經掛了兩次,直到考了第三次才讓過關。

(大學時除夕夜)

勤工儉學的日子,就像一座熔爐,命運把我扔進爐子里過了一遍,出來後,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堅持,只有熬過了這些苦,以後的人生才會越來越順。

2015年,我大學畢業了,總算熬出了頭,開始了新的人生,走向社會創造新的生活。

我應聘到一個免稅店當店員,一干就是四年多時間。我先在小樽店幹了三個月,就被調到了旭川的一個電器店,幹了一年又調回到了札幌的店來干。

為什麼干這麼久呢?因為日本的公司錄用人,都要看三年以上的工作簡歷,如果你每個地方幹個一年半載就跳槽了,他們會認為你是一個沒有耐心和恆心的人,不踏實。

所以,很多人選擇了第一份工作後,為了自己的職業成長,就是再糟糕也得幹上三年。我在免稅店乾的這個工作還不算糟糕,並且還干出了成績來。

(2019年北海道函館溫泉酒店攝)

剛進店時,要求向客人鞠躬要達到多少度,我一絲不苟,要求45度鞠躬,我不會作40度鞠躬,儘管作為中國人我很不習慣這樣的禮節。

要求向客人致歡迎詞要真誠,我絕不馬馬虎虎聽起來像走過場,一定是發自肺腑地喊著「歡迎光臨」。

總之,培訓時學到的所有要求,我都嚴格執行,哪怕再苦再累都毫不鬆懈。

當時正是顧客爆棚時期,我連連鞠躬不停地喊著「歡迎光臨」,腰酸背痛口乾舌燥也決不馬虎了事,堅持以飽滿的熱情迎送顧客。

我很重視對顧客的服務,特別注重細節。比如顧客買了電器需要打包,我會特別細緻地把包打得既結實又好看,讓顧客滿意。

又比如顧客提著買的東西勒手,我會給他們做個小掛件掛上,手提著掛件就舒服多了。看到有拿不動東西的顧客,我會開車直接將他們送到酒店去。

(2010年留學生畢業合影)

我非常佩服主管,他是一個典型的日本男人,嚴於律己,對別人可以原諒,對自己卻不能原諒,要求自己非常嚴苛。受他的影響,我對自己要求也嚴,干任何事情從不挑三揀四,任勞任怨。

我工作時,遵守所有的規則和紀律,從不遲到早退,也不請假。主管見我還行,一直注重栽培,幹了一段時間後,主管提升為部長,他也提拔我當上了副店長。我一個中國人管起了日本店員。

在免稅店裡幹了四年,看到日本房產經濟跌了20年,已經差不多擠幹了泡沫,現在正在復甦時期,我覺得應該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事業。

於是,我就辭掉了免稅店的工作,決定應聘到房產公司去賣房子。

因為我是大學學歷,日語又是N1最高等級,又有駕照,招聘方看了我的工作簡歷,認為我是一個既有上進心,又能吃苦耐勞的人,就毫無懸念地錄用了我。

(2022年線上看房講解時攝)

我在房產公司做銷售,開始很痛苦,由於之前沒搞過銷售,一兩個月下來,沒開過一張單子。

那時還沒有線上銷售,全靠兩條腿跑路,吃了不少的閉門羹,遭遇了不少的冷漠,幸好在第三個月時賣出去了一套小房子,要不然我感到走投無路就真要放棄了。

萬事開頭難,後來慢慢就好了起來,一個月也能賣出去幾套房子了,收入比免稅店裡高了很多,就越做越來勁。

賣房慢慢進入了線上銷售後,我就在自媒體平台註冊了賬號。開始粉絲很少,一天只增加一兩個,甚至幾天一個粉絲也沒有,一套房子也沒賣出去過。後來日積月累,粉絲逐漸增多,線上銷售也好了起來。

日本的房產市場經歷泡沫經濟後,重新洗牌,現在政府管理很嚴,相關法律也比較健全。

房屋不存在爛尾樓,買賣都是公開透明的,從價格到有沒有抵押,都可以查到。成交過戶要委託第三方,由律師辦理。這樣,房產交易就不存在糾紛。因為有這樣的機制,很多國外的客戶,會買日本的房子。

(2022年線上視頻賣房簽約中)

我的客戶多數是國內的,上海、廣東、四川、北京的都有,大部分都是投資者,最遠的有加拿大、新加坡、美國、德國的客戶。

我接到客戶的意向後,就拿著手機去實地拍攝,開4K60幀的最高畫質,很認真地把房屋結構、室內情況、周圍環境仔細拍攝下來,發給他們。

成交後,對方開一個公證書,我們做一個委任狀和他們的印章,然後,我們拿著公證書、委任狀、印章,在日本給他們辦理委託過戶就ok了。

日本人賣房子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只認第一個和他談好價格的人,後面的人,不管你出多高的價,都不會賣給你。

比如第一個人出了100萬元,後面即使有人出200萬甚至1000萬,他都不會賣。這就是日本人死板然而又非常可貴的誠信,從而防止了房產市場的惡性競爭。

通過近兩年的努力,我一年能賣上好多套房子了,年收入可以達到50萬人民幣,可以說,我這次跳槽賣房子,比在免稅店裡賣電器強太多了。

轉眼彈指一揮間,我來日本留學和工作已經12個年頭了,從風華正茂到而立之年,其間的酸甜苦辣只有我知道,不過,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好起來。

(2020年北海道大雪)

我來日本最大的感受是,大和民族和中華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日語的片假名,就和漢字的偏旁部首有關;比如日本人的彬彬有禮,就是繼承了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比如一些古代的建築風格和茶道,更有著兩個民族一脈相承的聯繫。

沒來日本之前,由於那段歷史,我恨得咬牙切齒,來日本後,被日本人的嚴於律己、禮貌待人、勤奮刻苦的精神感動,這些精神,不就是和我們中華民族所提倡、又發揚光大的精神是一致的嗎?

我來日本這麼多年,對於國內的父母,實在是虧欠太多。他們退休後正在一天天老去,我卻沒在他們身邊,所以我就想在日本買套小別墅,讓他們來日本住些日子看看。

如果他們願意,就可以長期住下去。現在,我每年都給他們交水電費,吃的用的都是我在東京買好了,直接給他們寄過去。

我每次回國,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壯大,作為炎黃子孫,內心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有華人說:「祖國是我們心中的燈塔,照亮我們前進的步伐;祖國是我們自信的源頭,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只要心中有祖國的強壯形象,我的信心、決心、意志就會不斷加強。我相信,等事業有成後,總有一天,我要回來的,因為,我的根在中國。

【口述:胥元】

【編輯:良幣】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