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本拍出了60萬日元一箱櫻桃,一箱裡面15個櫻桃,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1980塊錢一個。該櫻桃由日本青森縣研發,還有個好聽的名字-青森心跳。青森縣研發的看到價格就會讓人心跳加快的櫻桃,所以叫輕身心跳。是這個意思嗎?
你以為只有今年嗎?去年「青森心跳」推出的第一年,一盒15顆櫻桃就拍出了45萬日元的天價,折算成人民幣差不多一顆櫻桃1750塊錢。不單單只有櫻桃這麼貴,比如2019年北海道的黑西瓜拍賣會上,一個11公斤重的西瓜以75萬日元的價格拍下,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呢,差不多4.8萬人民幣,相當於2000多塊錢一斤。當然了,畢竟人家是拍賣會,貴一點也正常,但是普通水果店裡面的水果其實也貴的離譜。12粒草莓6825日元,摺合成人民幣差不多335塊錢;一個蘋果2100日元,摺合成人民幣差不多103塊錢。
為啥日本的水果價格會高到離譜呢?這就得從日本的國土面積開始說起了,島國的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去掉人居住的面積,剩下能發展農業的土地少之又少,而且有些地方人都不敢靠近,更別說發展農業,種出來的水果吃完沒準都能給人整變異了。所以呢,水果產量少,售價自然也就上去了。既然沒有土地來實現水果的量產,那就只能走精品的路線,每年耗費巨資研發水果的新品種,提升口感和味道的同時,水果的價格也提升了。
關鍵是為了提升口味來研發新品種還能讓人理解,但是有一些水果就讓人想不明白了,比如方形西瓜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觀賞。本來種植水果的土地就少,還種這些不能吃的水果,難怪水果價格會高啊。
不過既然賣的是精品,那對水果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外表不能有任何的瑕疵,而且每個果的大小都要一樣大,甚至誇張到要求一串葡萄上的每一粒葡萄大小都一樣,甜度都一樣。同時精美的包裝自然也少不了,整整齊齊排列在盒子里,精緻感直接上升一個等級。當然了,包裝的費用肯定也是讓消費者承擔了。
所以對於日本人來說,想要實現水果自由真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