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撞了,中美暗戰浮出水面!破解美軍海狼:攔住「清道夫」

美軍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水域撞到水下不明物體,11人受傷,這個事故可能撞出了美軍對中國發動「暗戰」的冰山一角。

這一撞,在解放軍看來,也許遲早得來,但撞醒了中國百姓,原來「狼」已經來了,就在南海家門口。

對美軍來說,核潛艇不能白撞,它也必須要有結論報告。看最近的衛星圖像,可以發現,美軍「瑪麗西爾斯」號(T-AGS 65)海洋測量船在9月下旬就進入南海,隨後開始不間斷大範圍測量。

在海南島以南,後來沿著越南海岸從北往南作業,在萬安灘附近折向東北,又轉到南沙附近海域。

「瑪麗西爾斯」號的軌跡特點,大縱深,短時間內在南海大範圍活動;再一個就是加強對越南的監視,重點仍是中國。

美國好幾艘海洋測量船都擅長海底地形、地貌探測,以及海洋氣象水文調查,也是南海常客。

「康涅狄格號」核潛艇10月2日撞擊,是不是和之前的幾條清道夫測量船幹活兒不漂亮,不給力有關?

作為戰略級大殺器,康涅狄格號來者不善。

它不是一條「孤狼」,體現的是美軍從第七艦隊錨地日本向印太地區的力量投射,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放狼到中國近海。

海狼級潛艇最多可攜帶50枚巡航導彈或100枚魚雷,它設計之初就是用於特種作戰,蹤跡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

這群狼,本身應該蹲守在北極冰層下,監聽、監視俄羅斯,近期突然出現在南海,我們不清楚已經潛伏了多久,如果是初來乍到,路線不熟,導航老舊,導致撞車,也不排除。

因為美軍潛艇在南海的存在感,本身就不高,一個根本原因是美軍對南海水文信息掌握有限

這解釋了近幾年來,美軍不斷在南海搜集南海水文信息、釋放檢測海流的無人深潛器,和解放軍軍艦和漁民漁船對峙。

「康涅狄格號」撞擊,撞出了美方數據依舊不足的一個痛點!

這條海狼深入南海複雜深水區,是一次孤軍冒險,背後涉及美軍部署。

公開信息顯示,「康涅狄格號」從今年5月後就調往印太,7、8月間在日本近海活動。

而出現在南海,和美軍針對第一島鏈的「海上施壓策略」(Maritime Pressure)形成吻合。

與此相關的事件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核潛艇大聯手。

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可以看到,是美軍在冒著戰況地圖不完全清楚的風險下,緊急調海狼到中國近海。

這反應出美軍的一種緊迫感,之前對付俄羅斯的包括偵察、監聽海底通信電纜的任務,都會在南海得到複製和加強。

可以佐證這一點的是,美國海軍發布的新戰略指南中,第一次承認「中國和美國的海軍軍力旗鼓相當」。

美國海軍部長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把中國、軍隊文化、氣候變化、冠疫情列為美國海軍面對的四大挑戰。

中國軍力被列在第一位。

德爾托羅說,中國海軍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艦隊,中國是一個步步緊逼的挑戰,我們必須規劃好作戰的戰略與投資……這是至少一個世代以來,美國首次面對在海軍實力上可匹敵、並積極部署軍力,以挑戰美國原則、夥伴關係與繁榮的戰略競爭對手」。

這位海軍部長對中國海軍能力的描述相對靠譜,但對解放軍目的與任務的猜測,則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

確實,美國一直以來,交手的多是實力較弱的對手,習慣於佔據主導地位。

但在面對中國這樣實力對等的對手時,就得想出更多新對策,海狼轉向南海,就是新對策的一部分。

對於中國來說,不能坐等美軍摸清近海的水情,「瑪麗西爾斯號」、「勝利號」、「無暇號」、「忠誠號」等海洋測量船,都是海狼核潛艇出沒的「清道夫」。

不能任由清道夫橫行,能干擾,繼續加緊干擾。

果斷制止清道夫作業的好處極大,可以防止美軍獲得精準海海底地形圖,導致美軍潛艇撞擊不明物體,受損被迫上浮等

與此同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國測量船也要遠征,到該去的地方去,就算不為進攻,為了更好防守也是必須的。

還是那句話,寇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