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冰島因為外債過多而於2009年破產,與此同時,希臘也正處於破產的邊緣,資不抵債的希臘仍然處在債務危機的泥潭裡。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的債務比希臘冰島加起來還多,卻依然過得很好,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是世界強國,這種強大是全方面的,當然也包括經濟。但全球經濟老大的美國,卻有著全球最多的外債,而借錢給美國最多的便是我們中國。
在春晚的小品《捐款》里,小品演員趙本山說過這句話:「就他美國以前牛成啥樣,今年不也來咱這借錢來了嗎?」
而與此同時,美國也有同樣的笑話。一個脫口秀演員說道:「以後我會在家裡教孩子兩種語言:一種是英語,讓他能夠在美國生存;另一種是漢語,這樣他就能和他的債主說好話了。」
笑話在有些人眼裡是笑話,但在金融學家眼中,可就未必是笑話了。一些金融界人士就會對這種現象表示不解,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創建者雅克·阿塔利在他的書中《國家的破產》中寫道:「月入不足1000歐元的中國人,卻將省吃儉用的血汗錢,供應著收入超過自己10倍不止的美國人。」這樣的言論,在短時間又引起了一番爭議。
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債主,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但問題在於,中國為什麼要「借錢」給美國呢?其實這是一個誤會。
這裡要解釋一下,所謂的「借錢」並不是真的提供無息貸款給美國,而是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國債也不是美國人找我們借錢,而是我們自己想買。
隨著中國加入WTO,進入國際市場,中國就與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中美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夥伴,因為這種夥伴關係,中美經濟被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中國固然是美國的第一大「債主」,美國同樣是「中國製造」的第一大買主。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確保美國的金融體系不至於陷入崩潰,同樣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
在很多人的眼裡,世界經濟所呈現的是一種「發展中國家負責生產,發達國家負責消費」的格局。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已經非常完備。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的國民消費慾望得到了全面解放,儲蓄率也會隨之降低,銀行的現錢就會很少。而作為發展中國家,人們的表現正好與發達國家相反,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等不健全,出於對未來的擔憂,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消費熱情被抑制,因而儲蓄的願望就比較強烈,銀行的現錢就會很多。
這個時候,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想要維持經濟增長就需要保證消費的增長,因而就需要找地方借錢。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自然成為了美國的合作對象。這是美國為什麼找中國借錢的一個原因。
至於中國為什麼要借錢給美國,這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想要維持經濟增長,就需要確保出口增長,這時就需要購買發達國家的國債,讓美元迴流。美元迴流之後,美國通過債務融資,有了可支配的現錢,才會大量地進口發展中國家的物品,帶動發展中國的出口增長。也正是這一原因,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才願意借錢給美國。
而且在國際金融市場,美國國債還有另外一個用途,那就是資本保值。我們知道,國際金融形勢波雲詭譎,處處存在極大的風險,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更是時刻要面對因為發展過快而導致的金融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將自己與相對穩定的經濟體美國聯繫在一起,可以相對保證自己的資本安全。所以,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債也不是為了幫助美國,是為了保值自己的外匯,這是一種投資行為。
美國政府放出國庫券,同樣可以看作一種投資行為,因為它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回購國債,也許它們只需要為100元面額的國債支付99元。
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都大量持有美國國債,日本更是長期居於美國最大債主之位,可見持有美國國債對一個經濟體系來講並不是壞的選擇。
美國之所以能大量舉債與它們強大的經濟和金融實力是密不可分的。一來它們本身就善於賺錢,它們生產的產品銷往全球各地。二來各國的外匯儲備都是以美元為主,不買美國的國債也一樣會遭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中國只是在做別人都曾經做過並且還在做的事情,所不同的是,中國不做則已,一做就成了世界第一。
中國不是韓國,不是新加坡,中國實在是太大了,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哪個國家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的人口,以如此出人意料的速度奔向現代化。如果說韓國和新加坡是小龍,那中國就是巨龍。小龍興起可使春水攪動,為繁榮景象錦上添花;而巨龍騰飛則必翻江倒海,完全改變世界格局。這樣想來,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主幾乎是必然的,因為只有中國有這麼大的氣魄。
中國持有的美國巨額國債,既構成了一種「人質」的情形,又有效地將全球兩大經濟體捆綁在了一起,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政治經濟平衡。
不過從長遠來看,如果美元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人民幣可能實現國際自由兌換,中國的外幣資產將不會像今天這樣以美債為絕對核心。但是在現有的國際金融格局下,美國的地位仍舊不可撼動,我們也只能繼續做美國最大的債主。
本文來源於:《惡補金融學的第一本書》
作者:汪繼紅
好了,今天的乾貨就分享到這裡 ,[給你小心心]
如果您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評論點贊加關注哦~[給力]
在此祝讀者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
我是貓加菲,我們下期再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