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原子能機構:或存輻射與污染風險

2025年06月16日22:22:02 國際 1006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周一表示,以色列對伊朗主要核濃縮設施納坦茲的襲擊,可能導致該區域內部出現放射性和化學污染。

根據美聯社通過衛星圖像分析,納坦茲核濃縮設施的地面部分受損嚴重,多棟建築物被摧毀,其中包括為設施提供電力的關鍵建築。雖然地下的主要離心機設施看似未直接遭襲,但斷電可能會對其基礎設施造成間接損害。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原子能機構:或存輻射與污染風險 - 天天要聞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原子能機構:或存輻射與污染風險 - 天天要聞


格羅西指出,若濃縮鈾被吸入或誤食,對人體可能構成嚴重危害。他強調,通過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例如在設施內部佩戴呼吸防護設備,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他在維也納召開的緊急會議上說:「目前,納坦茲核設施外部的放射性水平沒有變化,仍處於正常範圍,這表明此次事件並未對外界環境或人口構成直接輻射影響。」

據美聯社稱,這次緊急會議是應俄羅斯請求召開的,主要是討論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事件。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原子能機構:或存輻射與污染風險 - 天天要聞


格羅西透露,自上周六以來,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研究設施未遭到損壞,但納坦茲內部的主要威脅來自一種名為六氟化鈾的化學物質。這種氣體是鈾濃縮過程中與氟氣混合的產物,其化學性質極其活躍,具有高度腐蝕性,能夠灼燒皮膚,吸入後致命。

格羅西呼籲伊朗及時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技術信息,以便對設施內部的輻射狀況和潛在影響進行準確評估。他警告稱,如果缺乏必要數據,IAEA將無法全面了解當前局勢,也無法為應對可能的污染提供幫助。

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原子能機構:或存輻射與污染風險 - 天天要聞


他補充說:「聯合國核查人員將繼續留在伊朗,並在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核設施進行檢查。」

格羅西同時強調了軍事衝突的潛在後果,他表示持續的軍事升級威脅生命安全,還可能導致嚴重的放射性泄漏,對環境和人類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也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核問題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緬甸「黃金土壤」保障中國實力 - 天天要聞

緬甸「黃金土壤」保障中國實力

世界高科技經濟依賴於緬甸北部。這片與中國接壤的丘陵邊境地區的粘土蘊藏著21世紀的黃金:高濃度重稀土!這些稀土不僅僅是原材料,更是中國原材料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歐洲和美國盯上了這片「黃金土壤」,試圖進入緬甸,從中企手中奪得開採權。緬甸
特朗普被拍到「順走」世俱杯冠軍獎牌,賽後還稱自己帶走了真正的獎盃,冠軍隊領走的只是複製品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被拍到「順走」世俱杯冠軍獎牌,賽後還稱自己帶走了真正的獎盃,冠軍隊領走的只是複製品

據環球時報援引《獨立報》15日報道,切爾西13日奪得世俱杯冠軍。在頒獎典禮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拍到,從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手中接過一枚冠軍獎牌,收入自己西裝口袋。當時,因凡蒂諾在為球員頒獎,特朗普被邀請上台觀禮,因凡蒂諾先是伸手要取回,隨後
川渝兩地將建立「中歐班列(成渝)聯合調度機制」 - 天天要聞

川渝兩地將建立「中歐班列(成渝)聯合調度機制」

7月15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獲悉,在紅色動能聚雙核鋼鐵駝隊啟新程—「川渝共建·機關先行」聯合黨建活動上,川渝簽署《「鋼鐵駝隊·紅色引擎」聯合黨建倡議書》,就破解班列時效、關務協同、數據互通等痛點,推動建立「中歐班列(成渝)
伊朗最高領袖:以色列是一顆受美國支持的「毒瘤」 - 天天要聞

伊朗最高領袖:以色列是一顆受美國支持的「毒瘤」

當地時間16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講話。他表示,伊朗不會軟弱,也擁有必要的力量,無論在外交領域還是軍事領域,都將全力以赴。伊朗認為,以色列是一顆「毒瘤」,且受到美國支持,伊朗不歡迎戰爭,但伊朗的回擊都是堅定且粉碎性的。
俄羅斯選手橫渡長江,秀中文「加油」 - 天天要聞

俄羅斯選手橫渡長江,秀中文「加油」

極目新聞記者 丁晨 胡迪凱 鄭力強 高東起攝像記者 劉博 李輝「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2025年7月16日,第50屆武漢7·16渡江節盛大舉行,2000多名「泳士」中流擊水、橫渡長江。在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泳士」中,兩位年輕的外國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