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從西安到阿斯塔納,三個維度展望習主席中亞之行

2025年06月15日17:22:07 國際 1982

6月16日至18日,應哈薩克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哈薩克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

兩年前,首屆中國—中亞峰會落子西安,開啟中國中亞關係新時代。這次峰會將首次在中亞國家舉辦,對中國—中亞機制發展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意義。

百年變局、風雲激蕩,「深化中國—中亞合作,是我們這代領導人著眼未來作出的戰略抉擇」。

從西安到阿斯塔納,三個維度,讀懂這份抉擇的智慧與遠見、篤定與擔當。

一見·從西安到阿斯塔納,三個維度展望習主席中亞之行 - 天天要聞

一個機制

歷史長河中,中國同中亞地區的友好往來綿延不絕。中國—中亞合作,一個建立僅數年的合作機制,以其豐碩成果改寫了雙方交往史。

5年前,中國—中亞機製成立。2022年1月,各方提議將中國—中亞機制升格至元首層級。2023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成功舉行,中國—中亞機制正式升級定型。

當前,中國—中亞合作機制的全方位擘畫中,以元首會晤機製為統領,外交、經貿、交通、農業、海關、教育、應急管理、公安內務、政黨等一系列部級合作機制高效運轉,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全面運營。機制化立柱架梁,為中國同中亞國家的全方位互利合作搭建廣泛平台。

短短5年,為何中國—中亞合作機制能夠快速發展完善?放眼全球,各大國紛紛同中亞國家建立各類合作對話機制,為何中國—中亞合作機制能引起特殊關注,得到中亞各國高度認可?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植根於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堅實的民意基礎,得益於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中國—中亞合作機制展現了當前國際多邊合作中並不多見的效率和活力。

「空口袋立不起來。」一個合作機制的生命力如何,歸根結底要看實際成果。當前,中國—中亞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關鍵在於投入足、合作實、成果多,為六國發展振興貢獻強勁動能,給地區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置於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中亞合作機制快速發展,還帶來一層深刻啟示。

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反對集團政治和冷戰對抗,這個合作機制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受制於第三方。將視線放寬,世界發展正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六國堅守的開放包容原則,也應成為全球各方面向未來的共同選擇。

一條主線

在中國中亞合作「加速度」中,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中亞,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2013年,我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中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回憶道。

回望,中亞五國紛紛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亞國家領導人踴躍出席歷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拔地而起,絲路古道新機煥發。

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即將舉行之際,一系列「第一」引人注目——

2024年,雙方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948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中亞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實現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全覆蓋、雙邊層面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全覆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全覆蓋,是中國周邊首個戰略夥伴集群……

「我們堅信,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將進一步釋放中亞地區潛力,加強同世界其他地區互聯互通和包容性合作。」中亞國家的信心,源自歷史,堅定於走過的「眾行遠」之路,也蘊含在對未來的期待中。

2023年5月,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共同簽署《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

「各方高度評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引領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將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為新起點」「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形成深度互補、高度共贏的合作新格局」。擲地有聲的話語,是一段路途的總結,也是一份面向未來的宣言。

由中亞發軔、起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拉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一種典範

中國同中亞,山水相連、唇齒相依。

2022年1月,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隨後,六國元首發表聯合聲明,決定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當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之際,中哈、中烏命運共同體順利推進;2023年1月,中土命運共同體落地;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前夕,中吉、中塔也宣布在雙邊層面構建命運共同體。由此,命運共同體在中亞實現全覆蓋,這一理念也首次在地區多邊和雙邊層面全落地。

「國家關係實現從睦鄰友好到戰略夥伴,再到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性跨越」,綿延千年的友誼,在新時代樹立起國際合作的典範,走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的前列。

命運與共,因為有相鄰相近的地緣紐帶、相攜相助的利益紐帶、相知相親的人文紐帶,更得益於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

堅持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以「四個堅持」,為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指明路徑。

當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在鋪展,一個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年輕合作平台,正卓然生長。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卸磨殺驢!菲律賓被美國第二批徵收20%關稅,馬科斯完全沒想到 - 天天要聞

卸磨殺驢!菲律賓被美國第二批徵收20%關稅,馬科斯完全沒想到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菲律賓不會想到,為美國鞍前馬後充當「打手」這麼久,最後他們出現在第二批加征關稅的名單中,而且一次性就加了20%之多,這讓不少官員破防了。菲律賓曾出現在第一批名單中,早在5月初與美國談判前,菲律賓正計劃通過增加購買美國產
政治生涯充滿戲劇性,任命之際趕上大裁員,美交通部長成NASA臨時局長 - 天天要聞

政治生涯充滿戲劇性,任命之際趕上大裁員,美交通部長成NASA臨時局長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徐璐明】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Axios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宣布,現任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如圖)將暫時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該職位此前因撤回美國富豪賈里德·艾薩克曼的提名而長期空缺。圖源:視覺中國特朗普在其創建的「真實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達菲...
印媒:印度議員毆打食堂員工惹眾怒 - 天天要聞

印媒:印度議員毆打食堂員工惹眾怒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今日印度》9日報道,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濕婆軍黨」立法議員桑傑·蓋克瓦德因食物變質問題,在孟買阿卡什瓦尼議員官邸食堂毆打員工。相關視頻在網上瘋傳後,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長德文德拉·法德納維斯譴責其行為「令人無法接受」,並強調「毆打工作人員絕非申訴的正確方式」。根據網傳視頻畫面...
中國是製造大國,也一定要是一個消費大國。 - 天天要聞

中國是製造大國,也一定要是一個消費大國。

我們是製造大國,也一定要是一個消費大國。當外國人一說,「中國應該是一個消費大國」時,我們很多人非常反感,其實,這種一反感是不成立的。第一,中國一年一度的進口博覽會是為了什麼?這也是一種消費,絕大部分是生產的消費。有人說,進口博覽會就是中國企
歐盟裂痕未平,更多質疑產生,馮德萊恩挺過不信任投票 - 天天要聞

歐盟裂痕未平,更多質疑產生,馮德萊恩挺過不信任投票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周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以360票反對、175票贊成的結果,挺過歐洲議會的不信任投票。法新社當天評論稱,這一罕見的不信任投票暴露了馮德萊恩支持者之間的摩擦,以及外界對她領導風格的不滿。10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議員們進行不信任投票。(視...
在「大金磚合作」中把握「金色機遇」 - 天天要聞

在「大金磚合作」中把握「金色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青年是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樑。青年合作是金磚合作的重要領域。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這次領導人會晤是新成員印度尼西亞和10個夥伴國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後舉行的首次峰會,多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受邀與會。來自「金磚大家庭」的多名...
3名幹部被查,1人已退休8年,2人先後任同一職務 - 天天要聞

3名幹部被查,1人已退休8年,2人先後任同一職務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原司長李三江被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7月9日消息: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原司長李三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河南省洛陽市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