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票通過,不許中國建新使館,倫敦談判前1日,特朗普逼英國就範

2025年06月13日17:13:03 國際 1337

6月的倫敦,本是中美進行經貿磋商的舞台,卻因特朗普的一通攪局,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就在中美倫敦會談的前一天,中方計劃在倫敦建設新使館的提案,突然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原本已經批准的審批流程,硬生生被特朗普一個電話「叫停」。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干預竟然成功了,使館計劃再度擱置。

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美國對中英合作的深度干涉,也凸顯了英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尷尬角色。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這一操作,顯然不是單純為了干擾中方使館建設,而是為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布下的一步棋。

全票通過,不許中國建新使館,倫敦談判前1日,特朗普逼英國就範 - 天天要聞

中國駐英國現有的大使館,始建於150年前,早已難以滿足現代外交需求。作為中國與英國外交事務的重要樞紐,這座老使館不僅面積狹小、設施老舊,更因歷史原因無法承擔全部外交功能。因此,自2018年起,中方便謀劃在倫敦建設一座全新的使館,並早早買下了土地。然而,審批流程卻被英國政府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才迎來轉機。

就在英國政府內部全票通過新使館的審批流程時,美國突然橫插一腳。特朗普親自給英國首相斯塔默打電話,明確要求英國叫停中方的使館項目,並威脅稱,如果英國允許中國推進使館建設,美國將在情報共享方面對英國「另作考慮」。

作為「五眼聯盟」的核心成員,英國在情報合作上對美國有著高度依賴。面對特朗普的威脅,英國政府最終選擇妥協,暫停了新使館的建設計劃。這一事件無疑反映了美國對英國的強大控制力,也揭示了英國在中美博弈中的脆弱地位。

為了阻止中方使館建設,美國給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新使館選址距離倫敦金融中心僅1.2公里,可能對全球金融安全構成威脅。

全票通過,不許中國建新使館,倫敦談判前1日,特朗普逼英國就範 - 天天要聞

這樣的說辭,荒唐至極。一個外交使館,如何能對全球金融秩序產生威脅?更何況,美國才是全球金融領域的最大不穩定因素。從濫用美元霸權到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美國的種種行徑早已讓國際社會深感不安。此次將「金融威脅」扣到中國頭上,無疑是典型的「賊喊捉賊」。

更諷刺的是,美國選擇在中美倫敦會談的前一天投下反對票,顯然是有意為之。這份所謂的「安全顧慮」,不過是給中美談判製造障礙的託詞罷了。

此次中美倫敦會談,是繼5月日內瓦會談後,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的又一次重要磋商。此前,雙方已在高額關稅問題上達成部分共識,但在稀土供應、科技出口等領域仍存在重大分歧。特別是稀土問題,成為美國此次談判的重點。

就在會談前夕,美國白宮國際經濟委員會主席哈西特公開表示,美方將在倫敦會談中要求中國擴大對美稀土出口,並恢復到2024年4月的高供應狀態。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攪局中方使館計劃,向中國施加額外壓力,以逼迫中方在談判桌上讓步。

全票通過,不許中國建新使館,倫敦談判前1日,特朗普逼英國就範 - 天天要聞

面對特朗普的粗暴干涉,中方以一貫的冷靜和強硬回應。24小時內,中方接連出招,給特朗普送上「三大噩耗」。

第一,明確拒絕擴大稀土供應。外交部發言人重申,中方將依法依規對稀土出口進行審批,任何不合理的要求都不會被接受。這意味著,美國想通過施壓獲得稀土供應的「綠色通道」,徹底落空。

第二,公布AI晶元領域的重大突破。就在談判前夕,中方宣布,已成功研發並大規模應用非二進位AI晶元。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規避了美方在晶元領域的封鎖,還為中方在談判中爭取了更多籌碼。

第三,整合東亞國家對抗美方壓力。6月10日,中國副外長孫衛東率團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高官會,與東南亞國家凝聚共識,推動區域合作。這一舉措,不僅表明中方對多邊主義的支持,也彰顯了中國在區域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全票通過,不許中國建新使館,倫敦談判前1日,特朗普逼英國就範 - 天天要聞

稀土作為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軍事裝備、電子產品等領域。在全球稀土市場中,中國的供應佔比超過80%,對美出口一旦減少,將對美國相關產業產生致命影響。

自中美關稅戰爆發以來,中方通過嚴格控制稀土出口,成功打擊了美國產業鏈的脆弱環節。此次談判前夕,美國試圖借使館問題施壓中國,正是因為稀土短缺已對其經濟和軍事能力造成嚴重威脅。然而,中國堅持以國家利益為核心,不被美國的「小動作」所左右。

此次使館事件,也暴露了英國在中美博弈中的尷尬地位。作為美國的「鐵杆盟友」,英國在情報合作等領域對美高度依賴。面對特朗普的施壓,英國不得不選擇妥協,暫停中方的使館計劃。然而,這一決定顯然損害了中英關係,也讓英國在國際社會的獨立性進一步受損。

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無疑是為了在談判中佔得上風。然而,中方以冷靜和務實的態度,成功化解了美國的挑釁,並在稀土、晶元、區域合作等方面打出組合拳,牢牢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

此次使館事件,不僅揭示了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慣用伎倆,也凸顯了中國在國際博弈中的成熟與從容。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仍將取決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務實態度。而中國,已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7月9日上午舉行首場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5年前制定「十四五」規劃綱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的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都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隨著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辭彙到底是什麼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今天,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並採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