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典型引路作用
提升「旅居雲南」建設和管理水平
促進高質量發展
結合當前實際《進一步推動「旅居雲南」高質量發展試點
工作方案》
具體內容如下
👇👇👇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按照「守正創新、行穩致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選擇一批基礎條件良好、前期工作紮實、資源優勢發揮明顯、文化保護傳承有力的鄉村、城鎮社區、文旅綜合體,圍繞旅居發展的試點方向,在守牢底線的前提下,強化政策配套,支持其在旅居產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上先行先試,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激發內生活力動力上積極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經營模式,為旅居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標杆,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的文旅發展之路。
(二)工作安排。通過「遴選—申報—試點—推廣」流程,在全省優選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鄉村、城鎮社區、文旅綜合體「旅居雲南」高質量發展試點100個,其中旅居村試點不少於70個。試點分三批滾動開展:2025年5月至2026年4月開展第一批試點建設;2026年1月至2026年12月開展第二批試點建設;2026年7月至2027年6月開展第三批試點建設。
二、試點方向
(一)帶動農民增收。引導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等緊密合作,建立「村集體/合作社+企業+農戶」等多元化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出租、入股參股、合作開發、服務帶動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閑置住房,鼓勵依法依規使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探索「租金+保底收益+經營分紅+就業增收」等多元利益分配模式,在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保護當地農民利益等方面先行先試,激發鄉村內生髮展動力。
(二)促進就業創業。強化本地就業支撐,推動旅居市場經營主體吸納當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實施「訂單式」技能培訓。提供返鄉創業條件,支持當地能人就地創業、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建立外來旅居人才檔案庫,構建專業化、在地化的人才資源對接與協作平台,規範引導旅居人才深度參與在地運營,拓展旅居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元通道,推動「旅居」變「旅創」。
(三)推動融合發展。依託各地茶葉、咖啡、花卉、果蔬、道地藥材、溫泉、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創新打造「場景+體驗」旅居產品,推動旅居與文化創意、休閑農業、醫療康養、戶外運動、科普研學等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在業態創新、主題品牌形象打造方面探索積累經驗。
(四)實施文化賦能。將非遺、文創、採風創作、公益電影放映等有機植入旅居村(社區),整合新華書店、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藝術家第二居所等文化場所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發揮基層文化骨幹作用,在旅居村(社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文藝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鄉村文明建設。
(五)開展綜合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將旅居客人納入社會綜合治理,享受居民同等待遇和權益,激發旅居客人參與基層事務的積極性。科學評估、合理控制旅居目的地環境容量,探索建立共治委員會,制定充分考慮當地居民和「新村民」訴求的規則公約,暢通意見表達渠道,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主客共建共治共享的旅居目的地。
(六)突出市場運作。引進實力強、有情懷的市場經營主體和專業運營機構,與集體經濟組織或當地平台企業合作組建在地運營公司,通過全過程參與規劃設計、投資開發、運營管理等方式,整合優質旅居資源,構建「投融建管運」一體化、全鏈條服務體系。
(七)提升服務質量。建立全流程管理體系,提供生活起居、康養護理、文化體驗、個性定製等服務內容。加強從業人員培訓,依託院校、行業協會開展服務禮儀、急救技能、非遺導覽等專項實訓,提升服務意識與專業技能。推行管家式服務,建立服務質量動態監測機制,通過滿意度調查、服務暗訪、數據分析等多維度監測評估,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提高旅居客人滿意度。
(八)完善公共服務。圍繞當地居民和旅居客人需求,完善公共衛生、共享食堂、特色餐飲、交通接駁、快遞物流等服務體系,提升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打造「15分鐘旅居生活圈」。針對銀髮群體、青年自由職業者、文藝工作者等不同客群,增設適老化設施、眾創空間、藝術空間等特色服務設施。
(九)建設宜居城鎮。縣(市、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建設宜居城鎮與旅居互助共進工作,發揮建設宜居城鎮規劃引導作用,挖掘旅居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完善規劃、建設和管理,引導市場經營主體有序盤活長期閑置的房產和老舊建築等發展旅居,著力消化存量房產。推動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建築保護性開發,打造兼具文化遺產價值與商業運營功能的旅居項目。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儲備建設高質量宜居項目,健全城市醫療、教育、康養、文體、市政等綜合配套,整合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進一步提升旅居產品的承載力,促進產、城、人相結合,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提升城市品質,助力打響「旅居雲南」新品牌。
除上述試點方向外,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在旅居發展機制體制、規劃引領、政策支持、容量控制、規範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試點經驗,爭做標兵示範。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制。全省「旅居雲南」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下開展。各州(市)「旅居雲南」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由文化和旅遊部門牽頭,協調民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衛生健康、體育、金融等部門,積極爭取省級部門支持並加強本級政策集成整合,構建統籌協調機制,著力解決試點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二)組織申報,科學評選。州(市)文化和旅遊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遴選提出試點備選名單,對申報試點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逐個編製試點實施方案。試點實施方案要體現政府在政策扶持、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職能職責,要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地域特色和自身優勢,選擇1個主要試點方向,兼顧1—2個其他方向組織實施,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發展模式。試點實施方案經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向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報送推薦材料,省級組織調研、評審後公布試點名單。
(三)政策扶持,紮實推進。省旅遊高質量發展資金對試點項目給予經費支持,重點鼓勵其在旅居產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上先行先試,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激發內生活力動力上積極探索。省級各類公共文化活動、藝術活動等優先安排在試點地區舉辦,並納入全省文旅宣傳推廣和促消費活動。依據中共雲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加大旅遊人才引育助推現代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對試點項目中符合旅遊人才引育的優先給予獎勵和支持。依據《雲南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加強旅居產業用地保障的通知》的規定,對符合條件的試點項目用地優先給予保障。依據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七部門聯發《關於進一步促進雲南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平穩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符合條件的試點項目納入房地產融資「白名單」範圍。中國人民銀行雲南省分行及時推送試點清單,引導金融機構在現有信貸產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適合試點融資需求的個性化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支持,提升信貸資金適配性。
(四)科學評估,動態管理。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試點期滿後,通過實地調查、第三方機構評估、社會監督等方式,對納入省級公布名單的試點實施評估,對不符合條件的試點取消「旅居雲南高質量發展試點」資格,並收回省旅遊高質量發展資金支持試點建設的相關經費。
(五)及時總結,全面推廣。省、州(市)文化和旅遊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和發展模式並在全省推廣,加大宣傳和輿論引導。鼓勵各業態牽頭部門,圍繞《加快推進旅居雲南建設三年行動》任務分工,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旅居試點工作,並與本試點方案有機銜接。
編輯丨楊珂
一審丨楊珂
二審丨農耀
三審丨符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