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越南的高鐵寸土未動。
圖紙都快翻爛了,只能眼巴巴看著鄰居一個個坐上高鐵飛奔。
越南終於坐不住了,又找上中國,希望重新合作。
可中國現在並不急著合作。
為啥中國不急?為啥越南突然後悔?
背後真相,說出來讓人唏噓不已。
2025年5月15日,越南總理再次向世界銀行遞交了貸款申請,希望重新啟動南北高鐵項目。
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新聞,再次把越南這個「沉寂」的高鐵夢推上了熱搜。
很多人或許還記得,這已經不是越南第一次說要修高鐵了。
這一次,越南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想要藉助中企的力量來實現這個拖了25年的大計劃。
早在2001年,越南就首次提出建設南北高鐵的計劃。
高鐵從北部首都河內出發,南下直通胡志明市,全長約1541公里,途經21個省市。
項目一旦建成,將成為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想而知。
最初的計劃很美好。越南希望通過高鐵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讓貨物運輸更快捷、人員流動更頻繁,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但問題在於計劃容易,落地難。
這個項目從2001年提出至今,已經過去整整25年,仍然停留在圖紙階段。
每一次談判都因為資金、技術、條件談不攏而告吹。
期間,越南也找過日本、韓國,甚至提出由本國主導建設,但無一例外都沒能推動實質進展。
表面上看,是資金缺乏、技術有限,其實根本原因在於一個字:拖。
越南不是沒有發展願望,也不是沒有人支持,而是它始終處在一種「想得多,做得少」的狀態。
高鐵項目每次談起來都很熱鬧,但到了真金白銀投入階段,就頻頻猶豫,談判條件也常常苛刻得讓人望而卻步。
越南曾向中國企業提出:不僅要負責建設,還要提供長期、低息甚至無息貸款,建好後還希望把技術留下來,未來他們自己能維護運營。
說得直白點,就是希望中國企業出錢、出力、還出技術,但越南自己幾乎不承擔成本。
這樣的合作模式,在當前的國際工程市場中,幾乎沒有人願意接受。
即使是長期願意在發展中國家投資的日本,也難以滿足這樣的要求。
結果就是一次次談判破裂,越南的高鐵夢,也一拖再拖。
與過去不同,現在的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高鐵項目時更加謹慎了。
尤其是經歷了中老鐵路的成功案例之後,中企對高鐵走出去有了新的判斷。
2021年底通車的中老鐵路,是中國與寮國合作的典型示範項目。
線路連接中國雲南昆明和寮國首都萬象,貫穿全境,對寮國經濟的帶動效應立竿見影。
大量遊客通過鐵路進入寮國,旅遊業增長迅速。
貨運量遠超預期,農產品、礦產可以更快更穩地出口。
鐵路沿線城市出現新的投資熱潮,基礎設施、服務業紛紛發展起來。
中老鐵路的成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信心,也帶來了標準。
既要合作夥伴意願明確,也要條件合理、運營預期清晰。
換句話說,如今的中企不再像早期那樣到處撒網,而是更注重風險評估和長期收益。越
南目前的搖擺態度和不對等合作條件,自然被列為高風險項目,中方的積極性明顯降低。
和越南的猶豫不決相比,東南亞其他國家在基建方面的動作卻越來越快。
中老鐵路已經通車並進入運營、中泰鐵路正在加速建設,泰國政府一口氣拍板六條雙線鐵路。
馬來西亞重新啟動新馬高鐵計劃,擬打通與新加坡、中國的陸路通道。
泰國原本也不是高鐵積極分子,方案改來改去,遲遲沒有定案。
但自從中老鐵路開通後,他們迅速醒悟,如果不跟上節奏,整個區域發展都會繞開自己。
於是泰國全力配合中國推動泛亞鐵路中線,把自己納入這一南北大通道。
而越南呢?當初信誓旦旦要搶先啟動高鐵建設,如今卻被周邊鄰國遠遠甩在了後頭。
越南之所以遲遲無法推進重大項目,和它長期的牆頭草外交密切相關。
在國際舞台上,越南總是試圖在多方勢力之間維持平衡,不願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在高鐵項目上,它一方面希望藉助中國的技術與資金,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太依賴中國。
總想著再從日本或其他國家對沖一下。
結果就是:誰也不得罪,誰也靠不住。
早在冷戰時期,越南就一邊接受中國援助,一邊拉攏蘇聯。
在對美關係上也總是忽遠忽近。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能維持主動權,但在長遠發展上卻顯得尤為被動。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是穩定、明確、可持續的合作,而不是反覆的試探和拉鋸。
不止是鐵路項目,連越南引以為傲的地理位置也在發生變化。
2023年,中國企業在柬埔寨啟動了「德崇-富南運河」工程。
該運河將成為湄公河通向大海的一條新通道。
過去這一水路通道必須通過越南出海,現在繞開越南成了可能。
這條運河一旦建成,東南亞內陸國家將不再依賴越南港口,運輸成本和時間大幅降低。
越南的地理優勢,正在悄然流失。
如今的越南再次重提高鐵計劃,雖然依舊擁有區位優勢和市場潛力,但機會窗口已經明顯收緊。
曾經,南北高鐵是越南對外招商的王牌,但眼下,這張王牌的吸引力已不如當年。
中國企業不再盲目「搶項目」,而是更看重合作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而周邊國家正藉助中國技術快速打通區域互聯互通網路,未來的貨運、客流、人流都可能繞開越南,直接從中南半島南北貫通。
25年前的先行者,如今卻成了追趕者。這背後的沉重教訓,值得越南深思。
高鐵是一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但它更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資金、技術、戰略與信任的長期投入。
今天越南還在為南北高鐵尋找出路,而其他國家,早已乘上高速列車,奔向未來。
越南能否趕上這趟車?
不僅取決於貸款申請是否獲批,更取決於它能否真正放下左右為難的心態。
機會不是永遠都有的,尤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看看新聞Knews:2024-12-12《一看就懂|為啥努力近20年,越南就是造不出高鐵》
環球時報:2025-05-21《越南首富與中日德企業談鐵路合作》
界面新聞:2025-05-16《越南總理呼籲世界銀行為越高鐵項目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