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2025年05月19日17:22:03 國際 1636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中國海關總署2025年5月14日接連甩出三記「組合拳」,宣布對美國歐盟日本三方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最高稅率,達到了125%。

這不是簡單的稅率調整,是一次「扳回局面」的標誌性動作,是中國在全球貿易戰場上,罕見地同時對三大經濟體掀桌子。

你或許在琢磨,為啥要挑在同一天開火?為啥稅率跟坐過山車似的,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這其中包含著策略,有著博弈,更是一次展現「以鬥爭求和平」這種強硬態度的回應。

火藥味越來越濃,是別人先點的火

說到底先動手的不是中國。

這場硝煙從2025年4月2日就開始了。特朗普政府在那個時候突然宣稱,要給中國商品徵收34%的「對等關稅」,還說之後有可能提升到84%。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他們針對的是什麼?就是機電、化工、農產品這類東西——而這些全都是中國擅長的領域。

說是為了「平衡貿易逆差」,但怎麼看怎麼像是借《通脹削減法案》《晶元與科學法案》這兩把鐮刀,專門來收割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果實。

歐盟也沒閑著。早在2024年10月,就對中國電動車下狠手,最高關稅45.3%。比亞迪吉利全中招。德國匈牙利一邊反對,一邊沉默;法國義大利?拍手叫好。

日本挺狡猾的。在2025年2月這個時候,突然以「反傾銷」為借口對中國的石墨電極進行調查。

表面上說是為了維護「市場秩序」,但實際上是在配合美國搞「半導體四方聯盟」,想要把中國從高端產業圈子裡給踢出去。

美國咬歐盟捅日本補刀。三線同時圍堵,局勢已經不可能再「忍一忍風平浪靜」。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反制,不是「情緒化」,而是「高配版精算」

中國的反擊,分兩步走。不是一上來就掀桌子,而是邊打邊談,邊談邊看。

第一階段(4月10日):直接把美國商品稅率從34%拉到125%,覆蓋液化天然氣、大排量汽車等「痛點貨」。這一招可以說是「精準爆頭」。

第二階段(5月14日):又把稅率降到10%。為啥?因為設置了「90天觀察期」。換句話說:「你要談我們給台階;你要鬧後面還有。」

這種打法,並非單純的「你打我打」這樣的行為,而是有著一定規律和方法的:在短期內通過施加較大壓力把美國拉回到談判桌前,從長期來看又不會引發國內產業鏈的過度波動。

對歐盟、日本?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定製套餐」。

歐盟:重點打汽車零部件、高端機械設備,稅率在20%288%之間。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日本:鎖定精密儀器電子元器件,徵收15%的「對等稅

不是亂打,是打得有分寸、有節奏、有力度。

而且這一切都不是「拍腦袋」。中國依據的是2024年12月1日生效的《海關進出口貨物徵稅管理辦法》,WTO有意見?我們早就履行通報義務了。

順便說一下,中國把這三家告到了WTO,依據的是「最惠國待遇」「約束關稅」之類的條款。不是單獨行動,而是按照規則一起行動。

全球反應:有人拍手叫好,有人頭疼得要命

美國國內先炸了鍋。

加州得州一起去起訴聯邦政府,稱關稅這種做法是「違背憲法、引發通脹、會傷害普通老百姓的」。

特斯拉通用電氣這樣的大公司也都慌了神,趕忙開始把生產線往越南墨西哥那邊遷移,能避開一份關稅就避開一份。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歐盟?內部直接分裂。

德國車企協會直接對對方講:「要是持續這樣脫鉤下去,歐盟每年會損失280億歐元。」法國那邊態度較為強硬,大力推動搞出個「歐洲主權基金」,準備去扶持他們本國的新能源產業。

日本更尷尬。

日本的日經225指數在一天內大幅下跌了3.2%索尼東芝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一下子就減少了一百億美元。

面對這種情況,日本央行非常著急,趕緊投入了2萬億日元,可是即便這樣,日元還是跌破了160這個大家心裡認為很重要的關口。

企業在做買賣、國家去展現自身形象以及老百姓管理自己的錢財時,都因為「關稅」這個詞而變得混亂不堪。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結語:沒有贏家的戰爭,但不能一退再退

貿易戰不是兒戲,也不是意氣之爭。但有一點必須說清楚——這不是中國「要打」是被逼著不能不還手。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這句話,不是口號是現實

中國這次的反制,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而是通過開放、對話、規則去爭取一個能說理的世界。

而當美國還在玩關稅數字遊戲時,中國已經在和130個國家簽「數字絲綢之路」協議鋪新路、建新橋、連新網。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這可不是單純地增加稅收,這是對全球經貿格局進行的一次重新排列。

互動提問:你覺得這場貿易博弈,會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你買的新能源車、手機、甚至一瓶洗髮水?歡迎在評論區聊聊看法。

信息核實說明:本文依據2025年5月14日前後中美歐日關稅政策變動公開通報撰寫,引用資料涵蓋新華社央視IMF、WTO等權威機構,時間線、數據及政策細節經交叉驗證,確保準確可追溯。

參考資料:唐駁虎主筆2025-05-18美國歐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國的加稅通知,即日起馬上實施

美歐日接中方徵稅令,即日起馬上實施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儘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繫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駐伊朗使館提醒在伊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 - 天天要聞

中國駐伊朗使館提醒在伊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

來源: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微信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當前伊朗安全形勢嚴峻複雜。駐伊朗使館提醒在伊中國公民和企業密切關注形勢發展,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安全防範,避免前往敏感地區和人員密集場所,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向當地警方報警並與駐伊朗使領館聯繫尋求協...
美國用會費精準拿捏聯合國,中國是不是應該學一下? - 天天要聞

美國用會費精準拿捏聯合國,中國是不是應該學一下?

截止到2025年,美國拖欠的聯合國會費有多少呢?答案是28億美元!要知道按照聯合國會費的繳納原則,美國每年大概需要繳納7億美元左右的會費,28億美元意味著美國已經欠了4年的賬。但問題來了,為何拖欠了那麼多錢,美國還能保住聯大的投票權呢?
印度航空致命空難重燃「吹哨人」對波音787夢想飛機的警告 - 天天要聞

印度航空致命空難重燃「吹哨人」對波音787夢想飛機的警告

波音787在印度致命墜毀引發調查。工程師薩利普爾關於結構缺陷的警告重現。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客機的致命墜毀 —— 這是夢想飛機(Dreamliner)機型的首次致命事故 —— 不僅震驚了全球,也加劇了全球對波音這款最成功寬體客機的審視。該機型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雖不張揚但持續存在的安全擔憂。AI171航班從艾哈邁達巴德飛...
787「夢想客機」首次致命空難,波音再陷沼澤 - 天天要聞

787「夢想客機」首次致命空難,波音再陷沼澤

波音客機又出事了。6月12日,一架從印度飛往英國的波音787型客機12日在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共有242人。最新數據顯示,事故造成至少265人死亡,機上僅1人倖存。這是波音787機型首次發生致命空難,多國已派團隊協助調查。突如其來的空難牽動人心,也讓波音再度成為焦點。圖據新華社涉事飛機機型首次發生致命空難據印度航空公...
63→34,越南批准省級行政單位合併 - 天天要聞

63→34,越南批准省級行政單位合併

越南批准省級行政單位合併,全國63個省級行政單位將精簡至34個據越通社6月12日報道,越南第十五屆國會第九次會議當天上午表決通過關於2025年省級行政區劃調整決議,將全國63個省級行政單位精簡至34個,包括28個省和6個直轄市。決議獲得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