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2025年05月11日03:32:03 國際 1459

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的國際資訊均源於公開信息整理,旨在提供多元視角參考。文章內容是在廣泛引用網路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專業思考與分析進行撰寫。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信息具有時效性與動態性,部分內容可能隨實際情況變化而調整。本人盡量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在觀點表達上,嚴守中立原則,呈現國際新聞事件的前因後果。

中美高層瑞士會談期間,我們又多了一個底牌。

對於中方來說,這場會談不僅關乎經貿,更是戰略上的角力,所以在會談之前,中國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手裡多握幾張牌,桌上才能穩得住。

剛巧北京10號迎來了一位重量級貴客——巴西總統盧拉,中國外交部正式宣布:盧拉將於5月10日至14日對中國展開國事訪問。

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 天天要聞

盧拉剛結束對俄羅斯的訪問,參加了紅場閱兵,也和普京談了一圈雙邊合作,接下來就馬不停蹄飛抵中國,行程安排緊湊,但意義重大。

因為巴西是金磚國家核心成員,也是南美最大經濟體,在大家想著「去美元化」、「南南合作」的共同目標下,中巴能談的事情很多。

對中國來說,巴西是打通南美影響力的「關鍵一環」,中國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了。

先說貿易,中國近兩年持續擴大自巴西進口,尤其是大豆、牛肉、礦石大宗商品

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 天天要聞

對巴西農民來說簡直是「金山銀山」,而這次盧拉來中國,或許其中目的之一就是穩住這些傳統訂單,在深的目的是向更上游的領域拓展合作空間。

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兩洋鐵路」,這是中巴之間談了很久的項目,但真正要動工,得有政治決心、資金支持,還有國際協調能力。

這條鐵路計劃從巴西大西洋一側的港口城市出發,從邊境的阿克里州進入秘魯境內,並在秘魯港口卡亞俄港,莫延多港或者阿里卡港入海

如果建成,南美貨物就不用繞過巴拿馬運河,可以直接穿越大陸,從太平洋運到中國,運距短,成本低,效率高。

而且這條鐵路避開了美國控制的傳統航運節點,等於繞開了美國的「港口外交」。

一旦項目落實,中國企業將主導建設,相關裝備和技術出口也將水漲船高。

而除了地面交通,還有「天上的合作」,中巴的航天合作由來已久,這次訪華,雙方或將推進的是「中巴資源衛星六號」的後續升級。

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 天天要聞

這其實對巴西來說很重要,作為農業大國,遙感數據對其種植規劃、森林監測都有直接價值。

其實無論是「兩洋鐵路」還是「太空平台」,都指向一個目標:在美中博弈中站穩腳跟,不被綁在單一體系上。

而中其實也很清楚這個時候見面會談意味著什麼。

南美是美國傳統勢力範圍,過去美國拉攏巴西搞軍事合作,還要求阿根廷退出與中國的貨幣互換

但如今形勢變了,阿根廷沒有妥協,頂住了美方壓力,現在輪到巴西進一步「向東看」。

這時候,中國再送上實實在在的合作合同,等於在特朗普身後又關上一扇門。

而這還只是中國在全球「斷美後路」戰略中的一部分。

歐洲那邊前段時間中歐達成取消交流限制的協議,特朗普想重新拉回歐盟,但發現態度變了,溫度降了。

中國開門迎貴客,誓要趕在與美方會談前,再切斷特朗普的一條後路 - 天天要聞

副總統萬斯現在也在改口表示:」我相信美國和歐洲是同一陣線的」,可惜冷場來得太快,畢竟中國早已在歐洲鋪好局,跟德國法國義大利密集互動,穩住了不少力量。

日韓這一線,美國也不好使了,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是個不吃「美式雞湯」的務實派,韓國政局也大變天,李在明呼聲高漲。

中國在米蘭會議上跟日韓、東盟一共13個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明確反對貿易霸權和封鎖主義。

現在盧拉來得不是時候,卻又是最好的時候,他知道,中國不只是市場,更是產業鏈、創新、外交網路的多層級夥伴。

而中國也知道,巴西是南美的「發動機」,誰掌握它,誰就能影響整個拉美的走向。

現在只看瑞士會談的好消息了,也端看美國的態度了,希望美國可以收起「變臉'花招,拿出誠意。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儘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繫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埃及與安哥拉經貿合作實現歷史性突破 雙邊貿易額年增長超六成 - 天天要聞

埃及與安哥拉經貿合作實現歷史性突破 雙邊貿易額年增長超六成

據埃及官方媒體《金字塔在線》5月10日援引中央公共動員與統計局最新數據報道,埃及與安哥拉經貿合作在2024年迎來跨越式發展。統計顯示,2024年度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突破3420萬美元,較2023年的213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60.6%,創下兩國建交以來最高年度貿易紀錄。從貿易結構分析,埃及對安貿易出口佔據主導地位。數據顯示,202...
佩斯科夫:俄會考慮30天停火提議 但試圖對俄施壓無用 - 天天要聞

佩斯科夫:俄會考慮30天停火提議 但試圖對俄施壓無用

△佩斯科夫(資料圖)總台記者當地時間5月10日獲悉,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會考慮關於30天停火的提議,並指出俄羅斯在此問題上有自己的立場。此外,他還強調俄羅斯願意就和平解決烏克蘭衝突進行對話,但試圖對俄羅
哈里倫敦訪友誤敲三次門,住友人家點外賣很平民,安保訴訟引爭議 - 天天要聞

哈里倫敦訪友誤敲三次門,住友人家點外賣很平民,安保訴訟引爭議

2025年5月,英國王室成員哈里王子因一系列意外事件成為輿論焦點。這位長期定居美國的公爵在倫敦拜訪友人時因迷路誤敲三戶陌生人家門,整個過程被住戶的智能門鈴記錄。與此同時,他此次返英的主要目的——針對政府削減其安保級別的法律訴訟卻遭遇敗訴,引發外界對其未來行程安全及與王室關係的廣泛討論。事件發生於倫敦某居...
中美官宣會談後,美方對歐洲的態度180度轉彎,幸虧中國早有準備 - 天天要聞

中美官宣會談後,美方對歐洲的態度180度轉彎,幸虧中國早有準備

美國向歐洲低頭了?這種在前幾年想都不敢想的情況,似乎正在變成現實。近期,就在中美官宣即將開始關稅戰爆發後的首次會談之時,美國也罕見地向歐洲示好。尤其是美國的副總統萬斯,他對歐洲態度的戲劇性轉變,無疑成為了一顆讓人意想不到的「石子」,激起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