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9日,加拿大選舉終於結束,自由黨得票率43.5%,位列第一,成功拿下選舉,該黨領袖卡尼出任總理。
該說不說,這時候卡尼能順利上任總理,真得感謝特朗普從上任以來,就孜孜不倦送出的「助攻」!
去年7月特魯多還是總理時,加拿大已經開始面對經濟萎靡的問題。當時曾有多名部長宣布辭職,令民眾對特魯多政府的信任度越來越低。
後來,特朗普頻繁對外發出加征關稅等強硬聲音,對美國鄰居加拿大的表示更不得了,多次提出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還強調他不是開玩笑。
特朗普還為此列出了許多好處,聲稱加拿大可以享受到美國的福利,有免費的軍事保障、整合加拿大豐富、未完全開發的自然資源。以及更重要的,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消失了,也不會對加拿大加征關稅。
然而,面對如此不尊重國家主權的言論,特魯多的反應卻「過於軟弱」,以至於其財政部長於去年12月辭職,對外稱與特魯多在如何應對美國的問題上不合。今年1月,特魯多宣布自由黨選出新領袖後就辭職。
可以說特魯多的經歷給卡尼打了樣,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特別是如何對待美國的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每次對加拿大發表離譜言論和加征關稅,都在給卡尼勝選增加籌碼。
卡尼擔任自由黨領袖,接替特魯多任總理,就頻繁發表強硬言論,比特魯多時期硬氣了許多。他公開宣稱美國不可靠,還稱加拿大與美國深度合作的關係已經永久結束,並為應對美國的關稅衝擊設立相應的戰略基金,幫助國內企業度過難關。
有這樣一個敢說狠話的新總理,加拿大人民可就覺得解氣多了。卡尼以及自由黨因此走出特魯多時期的困境,甚至完成逆襲,支持率從20%一路上漲。
而卡尼也很精明,趁著自由黨勢頭正旺,迎合選民和輿論期待,提前解散議會進行選舉。這時候,特朗普還在不斷給卡尼送助攻,因而在4月29日的大選中,自由黨成功勝出。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在加拿大大選前夕,卡尼對於特朗普和美國的態度稍稍有些鬆動。大選前夕,特朗普再向加拿大提出合併為「第51州」的事,當時有報道稱卡尼表達了不同意見。
然而,沒過幾天,卡尼卻說,「特朗普在公開和私人的言論中都尊重加拿大的主權。」
這似乎是某種信號,雖然卡尼目前的表態都比較強硬,但美國在關稅之下正面臨危機,而且卡尼現在已經上任總理,自由黨的危險期已過,不排除美加之間會「冰釋前嫌」。
畢竟加拿大和美國是鄰居,而且兩國之間合作的歷史積澱,很難因為特朗普幾個關稅政策就徹底消散。並且,加拿大對中國依然警惕。
目前卡尼對華的態度很模糊,不過在4月的一次辯論演講中,他渲染「中國威脅」,聲稱中國會對加拿大帶來「外部干涉」的威脅,即便在北極中國也會是一個「新威脅」。
辯論後,卡尼又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加拿大的合作對象除了中美還有其他國家,提及加拿大在歐洲、東盟以及南方市場有很大機遇,並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
這某種程度上能表現出當前加拿大的態度。
所以,雖然卡尼借著反特朗普的東風走馬上任,但不是所有反對特朗普的國家,都願意和中國搞好關係,面對世界中國依然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