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美國政府肆意濫用關稅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這種做法,損害了中國的正當權益,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影響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也給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帶來了衝擊,帶有明顯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色彩。面對美國步步施壓,中國接連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時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抵制美國的關稅霸凌行為,努力維護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
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把關稅當作施壓和謀利的工具,是典型的關稅霸凌行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明確指出,「對等關稅」至少在兩方面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一是針對不同貿易夥伴徵收不同關稅,違背了互不歧視的承諾;二是將關稅提高到超出與其他成員國協商約定的最高水平,也屬於違規行為。這一政策推出後,立即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和反對。智利總統博里奇批評道,美國這一單邊主義行為將包括世貿組織框架在內的所有原則都拋在一邊,是在擁抱「強權即公理」的理念。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則警告說,「對等關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衝擊。
面對「關稅訛詐」,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美國挑起爭端,中國採取必要反制,是為了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及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這完全是正當的。中國堅決反制的態度也在向世界表明,中國不會容忍霸凌行為,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卡達半島電視台網站最近刊文分析,中國為何比2018年更有信心——過去幾年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依存度顯著下降,同時加大了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再加上對美關稅政策的充分預判,使得中國政府和企業更有能力應對美國單方面的極限施壓。
中國完全有底氣、有能力、有韌性應對這場關稅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全球唯一涵蓋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是應對貿易霸凌的堅實基礎;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為抵禦外部衝擊提供了緩衝空間,也為反擊「關稅訛詐」提供了「戰略縱深」;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持續擴大多邊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貿易夥伴網。彭博社曾刊文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的生產者,中國多年來已建立起一個抗壓能力很強的經濟體系。
美國的單邊霸凌行為擾亂了國際貿易秩序,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甚至可能將世界經濟拖入衰退的風險。二戰後建立的全球貿易秩序和經濟全球化成果來之不易,美國當前的「關稅訛詐」正在威脅這些成果。「割肉飼虎」不會帶來安寧,只會滋養貪慾,助長霸凌。國際社會應團結起來,共同維護公平、公正、開放的貿易環境。中國堅決有力的反制,弘揚了國際道義正氣。要看到,這場博弈不僅是中美貿易戰的延續,更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開放合作與封閉對抗兩種理念的交鋒。在此過程中,中國憑藉制度優勢、經濟韌性和戰略智慧,向世界展現了維護正義的決心和抵抗霸凌的擔當。美國企圖以訛詐手段向中國施壓,無異於一腳踢到鋼板上。
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以鄰為壑的經濟霸凌終將反噬自身。上世紀30年代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全球貿易戰是前車之鑒。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在開放中不斷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並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注入確定性。中國始終堅信,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責編:李文玉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