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被列為提級巡視對象,這是首次對地級市採取這一監督方式!

2025年04月09日09:54:06 國際 1117

4 月 8 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公布二十屆中央第五輪巡視對象,雲南省昆明市被列為提級巡視對象,這是本屆中央巡視首次對地級市採取這一特殊監督方式。消息發布後,昆明市市長職位已空缺 45 天的現狀引發輿論關注,而巡視工作條例修訂後首次將提級巡視制度化的背景,更凸顯此次監督的特殊意義。

昆明市被列為提級巡視對象,這是首次對地級市採取這一監督方式!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路

提級巡視的核心在於打破常規監督層級。根據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央巡視組可直接對下一級黨組織管理的單位開展監督。這種 "下沉一級" 的監督模式,旨在破解 "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 的困局。例如 2021 年中央對 4 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提級巡視,推動查處違規資金超 300 億元;2024 年湖南對政法系統的提級巡視,揪出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總隊總隊長鬍中良等 "蛀蟲"。此次對昆明市的提級巡視,正是這種監督模式的延續。

昆明市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監督重點。作為連接中國與東盟的樞紐城市,昆明 2024 年 GDP 達 8275 億元,占雲南省經濟總量的 28%。但近年來該市土地出讓、工程建設領域問題頻發。2025 年 1 月,市委常委周紅斌主動投案,其在分管城建期間涉嫌違規干預土地拍賣;2024 年滇池保護治理項目被中央環保督察通報,暴露出資金挪用問題。這些現象表明,昆明的腐敗問題已呈現 "系統性" 特徵,需中央直接介入。

巡視組的人員配置體現專業性。按照《半月談》披露的提級巡視標準,此次巡視組組長由中央巡視組正局級幹部擔任,成員包括審計署特派辦專員、紀檢監察系統業務骨幹,以及熟悉邊疆民族地區工作的專家。巡視組將採取 "駐點 + 機動" 方式,重點檢查三個方面:一是落實黨中央關於邊疆治理、民族團結等決策部署情況,二是土地出讓、國企改制等領域的利益輸送問題,三是幹部選拔任用中的 "圈子文化"。

監督方式創新體現在技術手段應用。巡視組將運用 "大數據 + 巡察" 模式,對昆明市 2018 年以來的 876 宗土地交易數據進行比對,重點核查容積率調整、土地閑置等問題。同時,開通 24 小時舉報專線,並在全市 14 個縣(市、區)設置 126 個舉報箱,鼓勵群眾通過 "掃碼舉報" 反映問題。這種 "技術反腐" 與 "群眾路線" 的結合,有助於突破地方保護主義。

巡視成果運用機制更加完善。根據巡視工作條例,中央巡視組將向雲南省委反饋巡視情況,並督促建立整改台賬。對於涉及省級幹部的問題線索,將直接移交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市級以下幹部的問題,將由雲南省紀委監委掛牌督辦。這種 "分級處置" 機制,既保證中央權威,又壓實地方責任。

昆明市的整改壓力顯著增大。目前該市已啟動自查自糾,暫停 3 個億元以上項目審批,對 2019 年以來的財政專項資金開展全面審計。但更關鍵的是制度重建:擬建立土地出讓 "雙隨機" 抽查制度,推行工程建設項目 "陽光招標",並將巡視整改情況納入幹部考核體系。這些舉措若能落實,有望重塑政治生態。

提級巡視的制度價值在於標本兼治。通過對昆明市的 "政治體檢",既能查處具體腐敗案件,更能推動邊疆地區治理體系完善。例如針對昆明作為 "一帶一路" 節點城市的特點,巡視組將重點檢查跨境貿易、自貿區建設中的政策落實情況,防止 "項目建起來、幹部倒下去"。這種 "查問題" 與 "促發展" 的結合,體現了巡視工作的政治屬性。

從更深層次看,提級巡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實踐。通過打破 "權力閉環",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基層 "神經末梢",既彰顯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也為其他地區提供治理範本。正如北京大學庄德水教授指出:"提級巡視不是目的,而是通過制度創新倒逼治理能力提升。" 這種創新實踐,正在重塑中國的政治監督格局。

此次巡視對昆明市民生改善也將產生直接影響。巡視組已將群眾反映強烈的 "爛尾樓" 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問題列為重點。例如五華區某商業項目爛尾 8 年,涉及購房群眾 1200 余戶,巡視組介入後,已協調開發商與金融機構達成重組方案。這種 "小切口" 解決民生問題的方式,讓群眾感受到巡視工作的溫度。

巡視工作的常態化趨勢更加明顯。數據顯示,本屆中央前四輪巡視已完成對 31 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全覆蓋,第五輪又新增對昆明市等城市的提級巡視。這種 "常規 + 專項 + 提級" 的組合拳,標誌著巡視監督正從 "運動式" 向 "制度化" 轉型。對於昆明而言,這既是壓力也是機遇,如何借巡視東風推動改革,考驗著地方治理者的智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提級巡視的意義超越地域範疇。作為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門戶,昆明的政治生態直接影響 "一帶一路" 建設。中央巡視組對該市的監督,既是對國內治理的強化,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決心。這種 "內修外顯" 的治理邏輯,正在為全球反腐敗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巡視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實現 "三不腐"。通過對昆明市的提級巡視,既要形成 "不敢腐" 的震懾,更要完善 "不能腐" 的制度,培育 "不想腐" 的自覺。當前,昆明市已建立 "巡視整改回頭看" 機制,對已辦結的問題線索進行隨機抽查。這種 "閉環管理" 模式,將巡視成果轉化為長效治理效能。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改革都需要勇氣和智慧。提級巡視作為一項制度創新,在實踐中可能遇到阻力,但只要堅持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 的方針,就能不斷深化發展。昆明市的此次巡視,或許將成為中國政治監督史上的重要案例,為其他地區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著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著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