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宣布,美國將迎來現代史上最重要的日子,美國被剝削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這發言真是倒反天罡, 美國都趴在世界其他國家吸了多少年的血了,他這麼一說我就知道又是要加關稅。然後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日,在白宮簽署了兩項「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在10%的基礎上加更高的稅,其中大部分都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將提升到34%,對越南的關稅高達46%,對印度關稅26%,對日韓分別是24%和25%等,對歐盟關稅20%。同時,特朗普還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之前美國對中國商品普遍徵收20%的關稅,這次疊加34%,提升到54%。當天,他還簽署一項行政令,將關閉從中國免稅運送低價包裹入美的貿易「漏洞」渠道。對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加征如此高的關稅,並取消低值免稅門檻,同時它還對多個重要經濟體徵稅。可以肯定的是,美國通脹要炸了。自2月份以來,美國股市也蒸發了近5萬億美元的市值。美國國內都是一片反對聲,特朗普收個關稅之所以要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因為這樣就可以不用走流程扯皮了,有意見先憋著,收了再說。特朗普這麼損人不利己到底是想幹什麼?
特朗普的說辭是為了美國製造業回歸,將在美國本土生產一切,再次實現美國夢。這個邏輯是沒有錯的,加關稅的核心要義就是保護自己國內脆弱的製造業不受衝擊。然後通過漫長的努力建立一個完整的製造業全流程。起步初期脆弱的製造業確實需要對外徵收高關稅,否則本土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所以一開始用高關稅把本土產品和進口產品拉到同一水平線,然後用廉價的本國產品逐步站穩腳跟,內卷加強競爭力,最終慢慢降低、取消高關稅,讓本國產品走出世界。這個流程我們很熟悉,這就是幾十年來中國走的路。那美國加高關稅對美國製造業有用嗎?
當然有用,但是需要數十年甚至幾十年堅持和發展,培養數百萬工程師和技術人才,以及連續穩定的產業政策,才會真正有效。但問題是留給美國時間不多了,因為這會短期內讓通脹爆炸,然後被迫加息,製造業融資成本超高,殘存的製造業加速死亡,進一步將美國製造排除世界貿易體系之外。那可能是3年之後的事情,但關我特朗普什麼事。通俗說就是,「我走後,哪管洪水滔天」。特朗普就是要下猛葯、撈快錢。美國人自己都說了,重振製造業只是幌子,這就是單純斂財,和特朗普剛上台就發虛擬貨幣同款撈錢套路,這些關稅將會給美國籌集數千億美元。只不過可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佩洛西總算是說對了一件事,這是對美國人民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加稅。所以說,特朗普不僅逼其他新興經濟體,還在逼美聯儲,更是在逼美國工薪底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