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在美國紐約的國際航運論壇上,希臘航運公司Capital Maritime的老闆埃萬蓋洛斯·馬里納基斯放了個狠話。他說要是美國敢對中國造的船收港口附加費,他手底下140艘船就再也不跑美國航線了。這話說出來,整個會場的人都驚了,畢竟這位船王手裡的船隊規模在全球都是排得上號的。
馬里納基斯直接攤牌說:"我們所有船都會避開美國港口,直到他們取消這個政策。"有航運專家算過賬,要是美國真收這個附加費,一艘30萬噸的大油輪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得多花1億美元,相當於運費一下子漲了快三成。不只是他一家公司這麼想,美國本土的根科船務公司也跟著表態,說要在租船合同里加條款,讓貨主多掏錢,不然就把船改到墨西哥或者加拿大那邊去。
中國造船到底有啥厲害?馬里納基斯掰著手指頭數了三條:造得快、價格低、質量好。數據顯示,中國造船廠現在能造全球55%的船,接的新訂單佔七成多,手裡積壓的訂單也有六成。價格方面更是便宜,比美國造船便宜83%都不止。他去年在中國砸了15億美元下訂單,光是今年七月就在新時代造船訂了6+4艘8400標箱的大船,總價12.5億美元,這些船要到2027年才能陸續交貨。對比起來,他兩年前在韓國現代尾浦造船廠訂的4艘小集裝箱船才花了1.28億,現在看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美國這個政策搞得大家都很頭疼。現在掛靠美國港口的船有17%是中國造的,要是真收附加費,麻煩可就大了。密歇根州的汽車廠已經開始裁員,得克薩斯州的港口協會說小港口可能要倒閉一大片。歐洲那邊的天然氣價格已經漲了快6%,美國產的煤炭堆在港口運不出去,價值1300億美元的貨就這麼晾著。日本航運協會的人早就提醒過,全球海運成本估計要漲12%到15%,現在看來還真不是嚇唬人。
美國自己造船業根本接不住這個盤。數據顯示美國現在只能造全世界0.01%的船,造一艘船花的錢是中國的六倍。更尷尬的是,美國現有的船隊里有45%的船都用了超過25年,而中國造的新船平均才用了五年。就連美國農民都急眼了,說這個政策簡直是逼著他們別種地了。零售商們更慌,算下來光沃爾瑪這樣的超市每年就要多花13億美元,十分之一的商品可能要斷貨。
其他航運公司也在跟著撤。大西洋集裝箱公司直接把五艘中國造的船調到南美航線去了,地中海航運訂的84艘中國造大船正加班加點趕工,這些船以後可能都不往美國西海岸跑了。最誇張的是有家公司算過賬,要是按美國這個收費政策,從北美到歐洲的集裝箱運費能從500美元直接漲到2500美元,從歐洲過來的更要漲八成。
現在上海外高橋的造船廠里,馬里納基斯訂的新船正在裝設備。長江口那邊,五艘掛著希臘旗的大貨輪正在排隊出海,它們的下一站可能是印度或者巴西,但絕對不會是美國的長灘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