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拉里前往歐洲以後,歐洲爆發了激烈的反美熱潮,不用問,民主黨又開始搞事了。
民主黨和特朗普之間的鬥爭已經白熱化,不同的是,特朗普已經整合了共和黨所有力量,而民主黨當前青黃不接,內部派系林立,再加上參議院和眾議院,共和黨都是多數黨,大權獨攬的特朗普,自然開始了對民主黨的清算。
特朗普政府宣布啟動「金穹」導彈防禦系統計劃,並任命波音公司主導第六代戰機F-47的研發。這兩項總投入超千億美元的軍工項目,不僅標誌著美國軍事戰略的重大轉向,更暴露了特朗普對軍工複合體的深度「改造」——通過分化傳統軍工巨頭、扶持新興科技集團,削弱民主黨的政治根基。
我們這裡梳理一下特朗普帶領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集團,需要說明的是,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早已不是傳統的共和黨,他背後的利益集團主要是矽谷科技資本和猶太復國主義資本。
而民主黨的背後利益集團則是美軍工體和華爾街金融,這也是為什麼拜登在任期會挑起俄烏戰爭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以色列挑起俄烏衝突,拜登一直試圖壓制。軍工企業每年向民主黨輸送數億美元政治獻金,並資助其主導的智庫和媒體。例如,洛克希德·馬丁2024年向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捐款超1200萬美元,遠超共和黨,而民主黨則通過推動對外軍事干預(如俄烏戰爭、中東衝突),為軍工企業創造訂單。拜登執政末期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被指「為軍工複合體輸血
不僅如此,特朗普開始了對五角大樓的大清洗,而這自然也是防止2020年國會山暴亂事件的重演,當時,特朗普軍權被剝奪,差點就被送進去了監獄,特朗普自然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特朗普解除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的職務,並裁撤數萬名文職人員,代之以強調「政治忠誠」的新任軍官。此舉旨在清除奧巴馬、拜登時代遺留的建制派勢力,尤其是曾公開反對特朗普的軍方高層(如前防長馬蒂斯)。通過安插親信,特朗普試圖將軍隊從「國家機器」轉化為「總統私兵」,確保其政策暢通無阻。
美軍工體的分化重創了民主黨的根基,民主黨現在只剩下兩副牌,其中一副還是特朗普送給民主黨,第一個就是華爾街金融,民主黨試圖引爆華爾街金融,再度搞起1929年的胡佛股災,即使拉著美國陪葬,民主黨都要搞垮特朗普,在中期選舉時讓特朗普成為跛腳總統。
而另外一個就算歐洲,拋棄歐洲是特朗普當前為止犯過的最大錯誤,歐洲是美國霸權體系的核心組成,同屬於日耳曼文明,讓美國和歐洲之間沒有歷史矛盾以及在思維做啥邏輯上都具有統一性,因此北約成為了美國維持全球軍事霸權的重要依託。
美國通過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迫使歐洲國家將貿易盈餘投資於美債等美元資產,形成「美元—美債」循環。例如,歐盟對美貿易順差產生的美元儲備需迴流美國金融市場,為美國提供低成本融資,同時鞏固美元霸權地位,與此同時,歐洲長期依賴北約框架下的美國軍事保護,導致其國防開支高度綁定美國軍工複合體。
特朗普說歐洲一直在花美國的錢,但是他忽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深受美債危機的美國,可一直都在靠歐洲輸血,俄烏衝突後,歐洲對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依賴激增。美國能源公司每艘 LNG 運輸船的利潤超過 1.5 億美元,2023 年對歐洲的 LNG 出口量同比增長 30%,僅能源溢價帶來的收益就超過 300 億美元。此外,歐洲高價購買美國原油(較俄羅斯原油溢價 17%)和天然氣(溢價 30%),進一步推高美國能源企業利潤。
美國每年通過罰款歐洲企業、高價能源出口和資本虹吸,從歐洲掠奪超過2500億美元,相當於要求歐洲繳納"保護費"的兩倍。
但是特朗普是怎麼樣對待歐洲的呢?美歐矛盾已從貿易摩擦升級為價值觀撕裂。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直言 「歐洲最大的威脅來自內部」,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則公開指責歐洲 「搭便車」。更具爆炸性的 「信號門」 事件曝光,美國高層在涉密群聊中用 「可悲」「佔美國便宜」 等辭彙形容盟友,這種發自內心的蔑視徹底撕碎了跨大西洋關係的遮羞布。這種既要掏空盟友口袋又要摧毀其安全感的策略,像極了屠夫邊割肉邊埋怨豬吃得太多,這種將戰略資產當作討價還價籌碼的短視,正在摧毀二戰以來精心構建的霸權根基。
因此,在缺少了歐洲之後,美國的霸權體系是難以維持的,我們可以把世界劃拉一下,可以分為幾大區域,歐洲、非洲、中東、中亞(俄羅斯和中亞綁定)、東南亞、南美以及北美、東亞(日韓),再加上中國自成一體。那美國如今深度綁定的並且對全球能夠有強大影響力的只有哪裡呢?只有歐洲。
歐洲是離不開美國的,如果歐洲能夠重新振作,獨立自主,對於中國來說肯定是好事情,但是如今的歐洲仍然想的是,趕快把特朗普搞下去,等到民主黨上台以後,大家重新恢復甜蜜關係。
希拉里此次前往歐洲,自然是重新整合歐洲思想,德國社民黨、法國社會黨等中左翼政黨與美國民主黨建立 「價值觀聯盟」,共同對抗特朗普。
可以說,即使要讓整個美國分崩離析,民主黨也在所不惜,畢竟美國要是繼續強大,那麼特朗普的地位自然穩如泰山,到時候倒霉的就只能是民主黨了。
當特朗普在2025年重掌白宮時,他或許以為自己將再次以"交易的藝術"重塑美國,但短短三個月內,這位自詡為"最懂生意"的總統,卻以近乎癲狂的方式將美國推向了霸權瓦解的邊緣。從對歐洲盟友的敲詐式勒索,到內閣團隊在加密群聊中泄露軍事機密,再到兩黨惡鬥導致國家治理體系癱瘓,這場政治荒誕劇的每個場景都在印證一個事實:當"美國優先"演變為"特朗普優先",曾經維繫全球霸權的精密機器正被拆解成一地零件,而民主黨不死不休的反抗策略,實則正在加速這場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