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3月31日報道,日本政府的工作組會議31日發布最新估算結果稱,若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最多可能導致29.8萬人死亡,並造成最高27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億)的財產損失。
報道稱,此次受災的估算結果與2012年的估算結果相比,最大死亡人數從32.3萬人減少了約一成,但需要疏散的人口從最多950萬人增加至最多1230萬人,最大經濟損失則從214萬億日元大幅上漲至270萬億日元。不過由於許多新建建築應日本政府要求採取了抗震設計,報告預計在震中徹底損毀的建築數量略有減少,為最多235萬棟。
基於2012年的估算結果,日本政府曾在2014年制定了一些應對措施,如在預想的受災地區修建防波堤等。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希望能將死亡人數減少80%。但根據最新報告中的估算數據,日本政府的工作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差得很遠,而且有可能對已經制定、修建的疏散措施和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審查。
會議的報告還顯示,估算得出的29.8萬名遇難者中,因海嘯而遇難的佔到21.5萬人。但如果在震後相關地區的人口能夠立即疏散,則死於海嘯的人數將能被控制在9.4萬人以內。報告由此強調了地震來襲後相關地區居民立即逃生的重要性。
在預想的「南海海槽大地震」中,日本南部臨海區域將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 共同社
報告還稱,此次估算結果考慮到了多種不同的情況,並分別得出計算數據。如果出現震度6弱(日本標準)以上的地震或高3米以上海嘯,日本將有31個都府縣共764個市町村受到影響。而如果在冬季深夜發生里氏9級地震,則死亡人數將達到最高。
此外,估算數據中29.8萬的最大死亡人數為「在地震中直接死亡」的人數。如果考慮在災後避難生活中身體情況出現惡化的「關聯死亡」,則死亡人數還將上升2.6至5.2萬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