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2025年03月28日13:40:30 國際 7048

01

前兩天,浙江大學傳出噩耗。

48歲教授劉永鋒被曝突發腦溢血去世。

翻開劉永鋒生前的履歷,你會發現他的學術晉陞之路,堪稱火箭式速度。

30歲成為浙大副教授,35歲晉陞為教授,同年榮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對比中國高校教師平均40.8歲才能晉陞教授,劉永鋒足足提前了6年。

學術方面,劉永鋒也取得了耀眼的成就。

44歲斬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發表論文230餘篇,手握48項發明專利。

但這份閃耀的學術履歷背後,是18年持續燃燒的生命代價。

劉永鋒去世後,妻子從他的工作電腦里復原了他過去一年的工作時間表,數據「觸目驚心、近乎瘋狂」。

過去一年,法定工作日183天,劉永鋒實際工作319天。

一年內出差135天。非出差日中,有105天的下班時間晚於22點。

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

而像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劉永鋒持續了整整18年。

即便是在生命最後時刻,他仍奔波到西安去參加講座。

劉永鋒教授的去世,不僅是學術界的損失,他的悲劇也為很多人敲響了警鐘。

人生苦短,我們拚命抓住一切機會,積極上進,為未來的美好奮鬥。於是,加班成為標配,熬夜成為職場殺伐決斷的籌碼。

努力不是壞事,但一個人一旦努力到失控,身體走下坡路是必然的結果。

用健康和命換來的成功,從來都不是真正的成功。

劉永鋒教授去世後,有個高贊評論讓我很受觸動:

「社會的快節奏,逼著我們每個人犧牲健康工作,但跟工作相比,身體還是最重要。」

是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02

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目睹同事「猝死」時的感受。

這位同事責任心很強,領導布置的任務,加班加點也要完成,同事請他幫忙處理問題,他也熱心答應。

他說:「37歲的同事心梗去世了,同事熱愛工作,熱愛加班,柜子里十幾本個人先進證書,最後都是我收拾的,而那些證書已經被扔進垃圾桶了。」

你每天拚命工作,夜以繼日地忙碌,以透支身體、犧牲健康為代價。你以為這是奮鬥,其實這是一種消耗。

當你倒下了,失去了健康,再多的財富、權力和榮譽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分享說,他年輕時是位漫畫家,和同事們一起日夜不停地工作。

他們甚至會把辦公室的窗戶塗黑,為了工作晝夜不分。

後來,他的許多同事因過度透支健康,在40歲左右便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很多人覺得工作就是一切,有了好的工作,就有了好的收入,就能過上好的生活。

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自己的健康。

工作沒了可以再找,錢沒了可以再賺,健康要是沒了,可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人民日報》報道,28歲網易女編輯罹患肝癌,不幸去世,她生前曾頻繁加班。

去世前不久,她還撰文勸大家不要熬夜。

騰訊新聞報道,青島某科技公司39歲的邢丕俠連續工作8天,累計加班41個小時。

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39歲的邢丕俠不幸在公司宿舍猝然離世。

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

《中國青年報》有篇報道指出,每年中國有近60萬人因過勞死而離世。

蘋果的腐爛總是從裡面先開始的,表面色澤飽滿、新鮮可口,其實內里早已破敗不堪。

你過度消耗的身體,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

03

網上,一位工程師分享了他的故事。

為了提前還房貸,他特別拼。

有一回,他連續熬夜一周,在重度神倦乏力下,暈倒在家。

事後,他說:那天早上,媳婦撕心裂肺的哭聲,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可惜,身體還是罷工了。

後來妻子賣了那套剛還完貸的房,踏上漫漫求醫路,只求能把他留在身邊。沒了你,公司會繼續運轉,你的家卻會塌。

為自己和愛的人拼搏,讓家人過得更好,一直是我們竭力向前奔跑的動力。

可如果是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換,我想任何人的家人都一定不會同意這種做法。

央視主持人的虞婷,曾經很好強,拼了命地工作。

為了搶剪輯機房,她堅持每天早起,坐一個半小時的地鐵去電視台。

通宵加班、睡機房對她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當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躺在病房接受治療時,她突然發現自己最牽掛的並不是工作,也不是病情,而是家人。

康復以後,虞婷放慢了節奏,不再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她說:

「工作就像一個皮球,掉下去還會再彈回來。健康就像一個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會粉碎。」

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

有人能替你工作,但沒人能替你生病,更沒人能替你活著。

公司少了你,轉頭就能再招個人,但生命只有一次,沒有重啟的機會。

這個世界很殘酷,除了自己和家人,沒人會為你的健康和生命買單。

從今天起,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多一點時間陪伴家人。

04

網上有一項調查:「當高薪和健康發生衝突,你會作何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71%的人願意忽視健康,選擇高薪。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耐痛、能扛,不惜用健康,換來厚厚的錢包。

等到真正倒下的那一刻,才猛然醒悟:拿命換錢容易,拿錢換命卻很難。

我勸大家,真的要學會惜命。

《人民日報》曾發文長期疲勞,會帶來許多健康隱患。

從疲勞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輕度疲勞→深度疲勞→重要臟器內部變異→誘發癌變。

說話有氣無力、食慾差、不容易入睡……這些都是身體對你發出的信號,在提醒你該停下來休息了。

對照下面這張圖片,請你自查身體的疲勞值。

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

在職場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我也明白,很多人其實都知曉健康的重要性。

但面對工作、面對生活,我們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也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

《人民日報》總結的這份抗疲勞方法,請你務必收藏好,執行起來並不會很難。

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浙大48歲教授離世警示: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比你的健康更重要 - 天天要聞

人生在世,有人把掙錢放在第一位,有人把名利放在第一位,有人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

從今往後,務必將健康放在第一位。

馮唐有篇文章,關於健康和工作,給出了兩條建議,我覺得很受用:

第一:做好本職工作。

我已經儘力了,我已經做好了我該做的事。

第二:理解領導期望。

很多時候,人不是被領導逼死的,人是被自己逼死的。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不是硬撐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累了,就歇歇;病了,別硬扛。

唯有細水長流,才能度過往後一個又一個尋常日子。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社會公眾均可通過微信答題系統參賽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鳳凰網山東頻道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將於5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賽事活動線上進行,屆時社會公眾均可通過手機...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 天天要聞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文︱陸棄韓國大選的天平,正悄然傾斜。5月8日,韓聯社援引四家民調機構聯合發布的數據稱,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43%的支持率穩居第一。這位在2022年敗選後未曾退場的「進步派頑將」,如今帶著更強的政治籌碼捲土重來,正將韓國政壇的保守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