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謝主任瞪了浩子一眼,「你去找那玩意,能找得到,我來丟。散講就不要講了,我們說正經的。」
浩子吸了一支煙,認真地說:「這事不用急,只要有錢都好辦,看上面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謝主任白了浩子一眼,「那還用你說,我有錢還不會幹事呀?難就難在沒錢還要把事情辦好。」
浩子狡黠地看了謝主任一眼,說:「現在不用急的,沒錢有沒錢的做法。比如,沿河綠化帶那片菜地,到時候可以用綠色的偽裝網給蓋起來。那幾幢已經騰空,門窗已經拆的建築,到時候可以在窗上重新貼上門窗的畫,總比留著幾個黑漆漆的門洞要好。還有……」
「你小子,鬼主意還真不少。」
「也不是鬼主意,別人都是這樣乾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啥!」
兩人在辦公室里東拉西扯地聊一陣後,浩子就告辭了。
接下來,整個城市便是轟轟烈烈地拉開了文明城市創建的序幕。市、區都安排了督查組,每周對各個街鎮的文明衛生情況進行排名,前三名街鎮發給流動紅旗給予表彰,後三名掛上黃旗給予警告。
各大通信公司負責處理空中飛線,綠化處負責補植缺株行道樹,市政處負責修補道路的破損。一些斑駁的外牆,也重新地刷了一遍。各街鎮雖然還沒拿到那五百萬專項經費,但是也用各種方式,找到了施工人員,把常年的衛生死角清理了個遍。
一天浩子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家小區門口一處五六年都沒有修補的道路缺口也補上了,整個城市真是煥然一新。
到了八月份,市、區層級的督查組下來督查的時候,督查得也越來越細,地上的煙頭、綠化帶里的塑料袋,破損的店招,甚至連宣傳欄中的錯別字也成了扣分的理由。
那段時間,全社會都知道9月份中央檢查組要來對本地進行文明城市測評。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文明城市創建風尚,連小學生都拉著要闖紅燈過馬路的母親,死活不讓過。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有意思,許多工作貌似因多年頑疾無法推進,但是一旦在社會上形成風氣,就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輕輕鬆鬆就能推進工作。因此,幾乎所有的工作總結中,都會有一條:領導重視。只有領導重視了,工作才會轟轟烈烈地鋪開,形成聲勢,造成勢如破竹的工作態勢。還真別說,這種運動式的工作在當今社會裡,推進方式卻是有成效的。
到了八月份,市、區都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城區的文明指數進行測評,發現距離文明城市的要求還有差距。這時各個鎮街全部取消雙休,全員進駐社區。區里各部門也安排一半人員下社區,清掃馬路。下社區的工作人員,按要求穿著紅馬甲,一手拎著袋子,一手拿著鉗子,一路走過去,不僅要夾起地上的煙頭,還有把風吹到綠化帶里的紙屑、塑料袋給扒出來,清理乾淨。
那段時間,謝主任的社區除了自己的鎮街來了10多名幫手,區里機關也派下來十多名幹部。謝主任心想,既然來幫忙幹活,按照農村的習俗,起碼要管飯。因此,一上班,就數了數簽到表上籤到的人數,根據人數,定了中午的盒飯。
沒想到這幫區里下來的是大爺,簽到之後,穿上紅馬甲,就找不到人了。原來,他們相互拍照之後,把穿著紅馬甲夾煙頭的照片發到單位群,打卡之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到了中午,謝主任定的盒飯,剩了十幾份,把謝主任給心疼得直跺腳。
這時,王副鎮長正好來社區看看情況。謝主任忍不住在王副鎮長面前告了幾個區里來的大爺一狀。
沒想到,王副鎮長聽了謝主任的述說,笑著安慰他:「區里派機關工作人員下社區,只是表明區領導的態度,形式大於工作內容,就像街鎮全員取消雙休一樣。」
丟下這句話之後,王副鎮長就開著車往另一個社區走了。王謝主任聽了這話,半天回不過神來。
這時,謝主任的電話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電話是鎮街打來的,通知他下午去鎮街開會,會議重要,不得請假。
(未完待續,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