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擊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文:偉照R8
編輯:偉照R8
3月17,一則新聞讓國民振奮不已,日本政府居然自己跳出來說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因為「未經國會批准」,所以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中國不向日本進行戰爭索賠是非法行為。
對此不少人直呼: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要知道,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而這份聲明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一個是日本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個是中國承諾放棄對日戰爭索賠。
日本如今否認聲明的法律約束力,那也是間接承認了需要對中國進行戰爭賠款。
對此有人按照當時的物價以及購買力估算,中國可以從日本手中獲得3.6萬億美元!
那麼,日本究竟在打什麼主意?當年我國又為何放棄對日戰爭索賠呢?
一個中國原則不容置疑
3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近日,日本一名國會議員向日政府提交質詢,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寫入「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關表述,日地方政府和地方醫院是否有法律義務遵守相關立場。
對此,日本政府出具答辯書,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毛寧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不得不說,現在的我們就是硬氣,日本政府即便是想要搞文字遊戲,最終也會因為拳頭不夠硬而自食惡果。
從我國強硬的態度上不難看出,中國對於《中日聯合聲明》非常重視,堅決不允許日本方面私自改動,尤其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用旁敲側擊的方式給外界傳遞分裂信息。
日本自廢武功?
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中日聯合聲明》不容許日本公然廢棄,因為它有關兩岸核心問題。
但從網友們的視角則截然相反,日本政府一旦不遵守《中日聯合聲明》,那它們無異於把自己的免責保護傘給戳破了。
遙想當年,中國放棄戰爭賠款屬於是給足了日本面子,按照現在的估價怎麼著也得有3.6萬億美元。
你想想,日本政府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之後,即便是借他十幾個膽子也不敢阻礙兩國統一進程;而反過來一想,日本都拒絕《中日聯合聲明》了,那中國放棄對日戰爭索賠的承諾自然也就不生效了。
失去了協議公約,中國理應向日本索要戰爭賠償,倒也未必是件壞事。
戰爭賠償這筆賬,我們當年雖然沒有向日本索要,但賬單卻一直保留著,日軍在中國搶了多少雞蛋、挖了多少煤炭、偷走多少文物寶貝等,各個省市都有詳細記錄,且相關文獻在圖書館就能查到。
除了這些零零碎碎的賬單,抗戰期間中國軍民累計傷亡超3500萬人,造成直接損失就超過1000億美元。
用國際慣例的演算法加上利息,這筆賬如今都得按30萬億美元來算,而且在1947年的盟國賠償委員會上,特別規定了中國應該拿到日本總賠償的40%。
既然不承認歷史,那就要做好被歷史清算的代價,現如今日本經濟持續下行,我們若趁此機會對其索要賠款,估計要比他們承認《中日聯合聲明》的利益更大。
那問題也就來了,日本政府這麼做難道就就沒有考慮過後果嗎?他們不清楚一旦不承認《中日聯合聲明》之後,會被中國索要戰爭賠款嗎?
中國為何放棄對日戰爭索賠
周總理當年簽署《中日聯合聲明》的時候,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這一代人的智慧不夠,台灣問題留給後人解決」。
197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關係自此開始緩和。
在田中角榮訪華期間,中日就兩國之間的各方面問題展開談判,而最讓外界感到意外的是:中國宣布放棄向日本索要戰爭賠償。
消息一經傳出,日本外務省掌聲雷動,徹夜狂歡,好似日本又從中國撈了一筆天大的好處。
事實上,中國放棄對日本索要戰爭賠償,確實讓日本省下了一大筆錢。畢竟從甲午戰爭開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的50年間,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而中國因日本侵略所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但日本戰敗之後,終歸要有一個數字來證明。
於是,二戰結束後,各個戰勝國開始向日本索要賠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同美國人一起估算,得出了620億美元的數字。
可身為戰勝國的中國,卻並沒有從日本手裡收到這筆錢,反而只要到了一些破舊的軌道、機械以及二手物資,總計也不過2000萬美元。
如果硬要說日本因為戰爭打光了家底,沒有錢給戰勝國進行賠償,可除了中國之外,歐洲的中立國都拿到了數十億賠償,甚至同在亞洲區域的越南,也拿到了3900萬美元的賠款。
由此可見,中國自身的羸弱才是關鍵,美國在日本背後為期撐腰,蔣介石愣是一個屁都不敢放,更何況張口要錢。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合法繼承了二戰遺產,開始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但對方一直找各種理由搪塞拖延,絲毫沒有給錢的意願。
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出現緩和跡象,兩國並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日本眼看大哥美國都開始接近中國,隨即也想要促進中日關係正常化。
但日本政客們也很清楚,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基礎,可也是從中國手裡換取好處的最大籌碼。
就在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準備訪華前,老蔣卻開始主動跳出來搞事,私自宣布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以試圖延續日本於國民黨政權的建交關係。
一個敗軍之將,喪家之犬,蔣介石沒有資格代表中國發聲,但中國自身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也不能視而不見,所以導致若想要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就必須放棄對日本的戰爭索賠。
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毛主席最終決定放棄對日本的賠償要求,並且將其寫進了《中日聯合聲明》中。
不過這只是最終結果,談判過程中,田中角榮也曾表示願意進行賠償,但金額無法做到中方要求的1200億美元。
毛主席很清楚,這只是田中角榮的客氣話,若是想要賠償早就賠了,根本就不可能找那麼多理由,既然賠償遙遙無期,不如直接不要了,讓日本在一個中國原則上沒有退路。
不少人會說,我們為何要如此忍讓日本,其實我們對日本放棄的只是1200億美元國家賠償,而另一個對日本戰爭罪行的1800億美元的過敏賠償卻從未放棄,只是日本早都化身老賴,不肯賠而已。
結語
《中日聯合聲明》是那個時代國家高層為我們爭取的最好結果,不容更改和質疑,因為這對我們而言也是歷史。
一旦順著日本政府走,那後續可能有更多的「條款」「協議」作廢,最終陷入敵人圈套。
參考信源:澎湃新聞2025-03-17《日曆屆內閣均認為《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外交部回應》
參考信源: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3-17《外交部:日方企圖在台灣問題上模糊歷史事實,中方堅決反對》
參考信源:中國新聞網2025-03-17《日方聲稱《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中方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