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拖欠了整整五年的工資,現在連孩子的學費都快湊不齊了!」
近日,二十名神情焦慮的勞動者走進綠園法院訴訟服務大廳。據了解,他們曾是某米業營銷公司的員工,多數人在該公司工作了十餘載,有的子女學費無著,有的家人生病待治。然而,自2019年底以來,公司開始拖欠工資,儘管多次催討,但始終未得到解決。迫於無奈,眾勞動者只能將該公司訴至法院。
案件受理後,經立案庭審查,該批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且涉及群體性權益。立案庭高度重視,嚴格按照《關於嚴格依法規範民事案件立案與調解工作的意見》要求,在受理當日即完成了二十起案件的立案登記工作。考慮到本案案涉人數較多,且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關係著群眾的急難愁盼。若能以調解方式處理,既能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有利於勞動者儘快取得報酬,又能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的不良影響,還有助於減輕審判工作的壓力。立案庭於當日同步啟動「訴調對接」機制,優先開展調解工作。
調解初期,便遭遇了重重阻礙,被告公司始終拒絕接收法律文書並迴避溝通。經過集約送達中心的不懈努力,成功完成文書送達後,被告公司終於不再迴避。經了解,被告公司並不想與這些老員工對簿公堂,但公司目前陷入經營困境,確有難言之隱。
知曉被告的態度後,立案庭法官向原被告雙方說明了調解省心、省時、省費用的優勢,徵得雙方同意後,立案庭組織三名員額法官成立了專項調解組,打出「法律+人情」組合牌進行調解。

調解中,法官一方面以法服人,向被告公司釋明勞動合同的權利義務關係,以及拒不支付欠薪將面臨的失信懲戒後果;另一方面以情動人,「這些員工與公司風雨同舟十幾年,再有困難也不應該讓他們寒心啊……」。在三位法官的耐心調解下,被告公司表示:「雖然公司經營困難,但確實不應該拖欠勞務費,我公司願意優先償付欠薪,只是希望原告能夠給一些緩衝時間。」眾員工在知曉被告公司的難處後,表示同意給予一定的寬限期。最終,雙方在調解組的指導下籤訂了調解協議,至此,這起涉及20名勞動者的欠薪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一份薪水,不僅關乎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更關乎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該系列案件的成功化解,不僅有效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是綠園法院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下一步,綠園法院將持續秉持「如我在訴」理念,用心用情辦好每一起民生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來源:長春市綠園區人民法院
編輯:雪兒
通訊員:李昂
審核: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