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開始琢磨「如何分裂中俄」了。
就在剛剛,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150分鐘。長時間的交談後,特朗普興奮不已,隨即在白宮對福克斯新聞記者吹噓自己的「外交智慧」——要阻止中俄「結盟反美」,要拆散中國和俄羅斯。
面對鏡頭,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戰略思路,公然宣稱:「俄羅斯有很多土地,而中國土地不夠用。」言外之意,就是想用這點來挑撥中俄關係。特朗普這套思路,並不新鮮。他在任時是這樣,現在仍然是這樣。
特朗普的執念是啥呢:全世界可以變,反華不能變。我們要理解特朗普的邏輯,得從他的基本盤出發。
特朗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搞的是生意人的算計。在他眼裡,世界格局是一場交易,每個國家都要講究「成本」和「收益」。他可以放棄部分歐洲利益,讓歐洲盟友承擔更多責任,他也可以拉攏俄羅斯,哪怕付出一定代價。但無論如何,有一點,他絕不會變,那就是遏制中國。
為什麼?因為歐洲也好,俄羅斯也好,他們都無法真正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但中國能做到這一點。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美國不能允許世界上出現第二個能與之抗衡的超級大國。所有的手段——貿易戰、科技戰、軍事圍堵、外交施壓,甚至是拉攏俄羅斯,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的崛起停滯。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打的超級響:拉攏俄羅斯,離間中俄。特朗普一向不掩飾自己對俄羅斯政府的好感。他曾多次公開表示,美國應該與俄羅斯搞好關係,而不是讓俄羅斯倒向中國。
在他看來,俄羅斯「有美國需要的東西」——比如資源、軍事合作、甚至是地緣政治上的制衡作用。而他試圖用「畫大餅」的方式,讓俄羅斯相信:與美國合作,比跟中國走得太近更有利。然而,問題來了,特朗普能給俄羅斯什麼?撤銷制裁?美國國內不會答應。經濟合作?華盛頓政壇不允許。能源市場?美國自己還是能源出口國。所以,特朗普嘴上說得天花亂墜,但俄羅斯真的會上當嗎?
現實情況恐怕很打臉,那就是俄羅斯不會輕易動搖。普京不是傻子,俄羅斯也不會被三言兩語騙走。俄羅斯最清楚,美國的制裁不可能真正解除,特朗普的承諾更不可信。
經濟上,俄羅斯已經深度依賴中國。2023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俄羅斯的能源、農業、製造業、科技合作都離不開中國。軍事上,中俄互信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背棄與中國的承諾。
更何況,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是要抗衡西方,而不是跟隨西方。 只要美國還在圍堵俄羅斯,莫斯科就沒有理由疏遠北京。
「聯俄制華」?特朗普的想法很美好,但美國的吸引力已經沒那麼高了。特朗普有個很大的誤判,就是高估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吸引力。
冷戰時期,美國可以提供市場、資本、技術,能讓蘇聯陣營國家倒向自己。但現在,美國自己問題重重,經濟衰退、產業空心化、信用破產,連盟友都越來越不信任它了,俄羅斯更不會輕易上當。更何況,中國的崛起是全球性趨勢,俄羅斯早已認識到,與中國合作才是更好的選擇。因此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得出結論:特朗普的幻想,註定失敗。
特朗普的「離間計」,說到底是冷戰思維的老套路,既無新意,也沒有實際操作空間。俄羅斯不會上當,中國不吃這一套,美國也沒有足夠的籌碼。中俄的戰略合作,是基於現實利益的長期選擇,不是靠美國幾句甜言蜜語就能改變的。
特朗普以為150分鐘的通話,就能讓中俄反目?現實會告訴他:中俄合作只會更加緊密,他的陰謀,根本不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