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俄烏停戰,美國和俄羅斯還存在很多分歧,但有一點算是雙方已經達成的共識——換掉澤連斯基。
按理說,烏克蘭的總統是五年一屆,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的總統職位,早在2024年5月20日就到期了。
然而,澤連斯基以烏克蘭正在交戰中為由,接著做起了戰時總統。他所在的政壇,人民公僕黨,繼續做烏克蘭政府的執政黨。
原本,有關澤連斯基戰時總統的身份,不少烏克蘭的政客們都表示過不服,發出過各種質疑。
但有意思的是,當特朗普上台後騰出手來要摁著烏克蘭投降之際,反對黨們,竟然都心照不宣的收起了鋒芒。
2月份的時候,美國曾秘密聯繫了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表示如果她願意出來競選總統,配合跟俄羅斯的和談,美國將全力支持她取代澤連斯基。
結果,這個通話內容在季莫申科的授意下,被她的團隊給錄了下來,反手就發到了社交媒體上,大字標註——「國家不是商品。」
之後,不少政客也紛紛表態支持澤連斯基的戰時總統身份。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澤連斯基的死對頭,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即便基輔政府剛剛以涉嫌叛國搜了他的家,並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借著這個氣氛,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很快高票通過了一項重要的決議:戰時期間不允許舉行總統選舉,支持澤連斯基繼續擔任總統,直到戰後合法選舉結束。
澤連斯基的戰時總統地位,總算是有了明確的法律支持。
當然,你說波羅申科、季莫申科這些寡頭和寡頭代言人們境界有多高?似乎也不一定,關鍵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誰直接反對澤連斯基,誰就成了被收買了的外國勢力代言人。
所以我們看到,自從要割地和連本帶利償還美國援助的要求被明確擺上桌後,那些反對黨領袖們都兩手一攤,表示,還是讓澤連斯基接著干吧。
但是擱不住,如今的烏克蘭局勢,烏克蘭人,烏克蘭政府,說了都不算。
於是,在美國的一同運作下,美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因為會談是在沙特舉行的)近日稱,烏克蘭「已經同意」舉行總統選舉,同時烏總統澤連斯基「很大程度上」接受烏克蘭不會成為北約成員國的事實。
你看,這就很耐人尋味了,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選舉總統這個事情,居然是由美國最先公布的。
原來,早在威特科夫特使公開表態之前,一個包括威特科夫、記者卡爾森、特朗普之子小特朗普和特朗普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的懂王親信團隊,曾專門去了趟烏克蘭。
他們主要與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前總理季莫申科進行會談,並和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的政黨中的高層進行接觸,討論的就是烏克蘭儘快舉行選舉的議題。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了,不都說這兩年烏克蘭人氣最高的是前烏軍總指揮扎盧日內嗎?怎麼美國找的竟然是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這倆一把年紀的過氣政客。
要論支持率,不同的民調,總能調出不同的數據,但總體看,扎盧日內,確實擁有最高的人氣。以至於當年澤連斯基為了防著他,還專門把這個前線總指揮調離軍隊,去當了駐英國大使。
就看今年初,英國民調機構survation的最新調查數據,在基輔政府的控制區內,44%的受訪者支持澤連斯基連任總統;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的支持率比澤連斯基低20多個百分點;支持波羅申科的僅有10%,季莫申科的支持率則為5.7%。
但注意了,這些數據,反映的是烏克蘭的民意。
而如今的烏克蘭什麼時候選,怎麼選,似乎得按照美國,甚至是俄羅斯的意思來。
那麼,如果扎盧日內當選,軍方背景+抵抗派身份,很可能進一步發酵起烏克蘭民族主義情緒,在談判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那麼俄烏戰爭還要想儘快停火,就很麻煩了。
這顯然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結果。
另外,扎盧日內要參選,也存在一定的條件限制。他沒有明確的政黨歸屬;而澤連斯基的人民公僕黨如今還在執政黨位子上坐著,占著議會多數席位。
這導致,在烏克蘭議會,澤連斯基的支持率是超過扎盧日內的。而且扎盧日內也比較缺乏政治根基。
所以,這種情形下,美國代表過去找的,還是那兩個支持率低了很多的「申科」。
季莫申科1960年出生,雖然靠醫美強行駐顏,但人氣卻大不如從前了。
她領導的祖國黨,只佔了議會二十席,主張停火。
畢竟,季莫申科曾經有個綽號,叫做「天然氣公主」。
說白了,可以理解為烏克蘭的「能源寡頭」,只不過當年人家長得好看,所以就「公主」了。
(她那頭金髮是後來刻意染的)
季莫申科作為天然氣寡頭,不...是「公主」,她背後自然帶著明顯的俄羅斯勢力。
這也是她跟通過第一次顏色革命上台(2004年)的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從合作到鬧翻的主要原因。
「美國人的女婿」尤先科總統,堅持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路線。他主政的烏克蘭開始有意拖欠對俄債務和天然氣費用,卡著俄羅斯過境的天然氣管道不斷增收「買路錢」。
這嚴重影響了季莫申科的買賣,也直接導致了總理季莫申科和總統尤先科的決裂。
所以,當年很多人都說如果季莫申科贏得了2019年大選,烏克蘭未必會走到這一步。
畢竟,她們家的天然氣買賣,註定不能跟俄羅斯直接割裂。
只是,在反俄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季莫申科也就算是一位能跟俄羅斯說上話烏克蘭政客而已,她並不是一個親俄派。
你就看2010年,捲入貪污案的季莫申科,在法庭上,曾經要求證人「不要使用俄語」,因為她表示自己「只會烏克蘭語,聽不懂外語」。
要知道,她自己也是在2000年前後,才開始學習的烏克蘭語,一年多前訪問莫斯科的時候,還穿得美美噠,跟普京用俄語相談甚歡....
那時候的烏克蘭總統是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也是季莫申科的死對頭。
2011年,亞努科維奇政府搜集到了不少貪污證據,直接判了季莫申科七年監禁。獄中的季莫申科疾病纏身,一度都起不了床,找機會就向媒體訴說自己在裡面受到的各種「虐待」。
季莫申科在監獄裡待了兩年多。直到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亞努科維奇流亡俄羅斯,季莫申科才被最高行政議院無罪釋放。
獄中「飽經摧殘」的季莫申科一出來就馬上發表集會演講,坐在輪椅上痛批亞努科維奇是俄羅斯的走狗,大讚顏色革命正在挽救烏克蘭,著急的連頭髮都沒染,妝也沒化。
所以,季莫申科只能說是比其他烏克蘭民族主義激進政客要溫和一點,絕非親俄派。
第三人,就是澤連斯基的死對頭,前總統波羅申科了。
咱們先把時間倒回2019年。
隨著烏克蘭總統大選進入最關鍵的階段,澤連斯基主演的電視劇《人民公僕》第三季,也隆重上映。
在這部競選期間拍攝的電視劇中,「瓦夏老師」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的人設,非常有意思:
一個是痴迷於穿著打扮的中年婦女讓娜——這對標的是妝容精緻的前總理季莫申科;
另一個油膩中年老漢,則是通過賣乳製品發跡的蘇爾科夫,政壇老油條,為人傲慢,非常瞧不起身世單純的「瓦夏老師」。
蘇爾科夫指代的,就是經營糖果公司起家的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跟電視劇里演的差不多,中年婦女先出局,終極pk發生在「瓦夏老師」和「牛奶寡頭」之間,「瓦夏老師」笑到了最後。
不過,雖然波羅申科也是「老黃曆」了,但在國際上和烏克蘭國內,他仍舊還擁有著一些支持者。
波羅申科支持者們認為,當了三年「球長」的澤連斯基,主要吃的,都是老波留下的「紅利」....
比如,開戰後的烏克蘭面對俄軍能如此死扛,並展示了強悍的戰鬥力,離不開波羅申科政府改制升級烏克蘭軍隊,清除親俄分子,喚醒了烏克蘭的民族意識,塑造烏克蘭民族精神...這些「突出貢獻」。
而且,波羅申科軍改參照的是北約軍事系統,所以戰爭開打後,烏軍和北約的情報體系以及信息化作戰數據鏈的整合較為容易。
另外,他還把首都基輔和烏東的幾個城市打造成了人員和給養充足的要塞,這也讓後來的俄軍吃了不少苦頭。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了,在2019年的競選中,這個波羅申科可是看起來比澤連斯基還要反俄和激進。當年因為澤連斯基在競選時有意跟頓巴斯親俄地區和解,還被波羅申科給嘲笑成了軟蛋。
只是,不要忘了,波羅申科是個政客,政客都是善變的。
俄烏開打後,波羅申科曾經不止一次表示說,如果自己那次能連任,俄羅斯根本就不敢打進來,而且他也有能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領土爭端等等...
雖然這些話的吹牛成分也挺大,但在目前烏克蘭政客幾乎全員不同程度反俄的情況下,找個最懂外交的上台,似乎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且,波羅申科1965年生,比季莫申科小5歲,身體也挺硬朗。
但你說澤連斯基和人民公僕黨會就此黯然落幕,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
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樣,人民公僕黨目前正占著議會多數席位,大約240席。
波羅申科的歐洲團結黨,佔有25個席位,是烏克蘭最高拉達的第二大黨。緊隨其後的是季莫申科的祖國黨,佔20席位。
其餘的那些分散的小黨和獨立議員們,也都各懷心事,很難形成合力。
但無論大選結果如何,可以預測的是,烏克蘭,已經成為了一個地緣政治的「特價商品」。
現在的烏克蘭總統職位,更像是個絞刑架下的小椅子,這個時候推誰上去,誰就是那個背鍋的。
而美國和俄羅斯,它們就是想要一個聽話的簽協議的人。當然,這個人得有合法的身份,所以才摁著澤連斯基,要求烏克蘭進行大選。
至於是誰,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