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礦產和大國地緣政治的關係複雜微妙,有時甚至超過想像,中美關係如何?

2025年03月21日09:30:23 國際 3065

(1) 蒙古是否能擺脫對中俄的依賴?

常常看到媒體上有人說蒙古在尋找「第三鄰國」,有可能和美國走的更近,擺脫對中俄的依賴。但是,請看一下數據,蒙古去年向中國出口總共8376萬噸煤炭,同比增長20%,雙方已達成協議,共建嘎舒蘇海圖-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鐵路,竣工後每年運輸能力將增加3000萬噸。蒙古地廣人稀,礦產資源不少,像稀土和煤炭,都是沒有辦法空運的,蒙古只能是找鄰國解決開發問題,不找中國找誰?俄羅斯不缺,但卻沒消費能力。

能源礦產和大國地緣政治的關係複雜微妙,有時甚至超過想像,中美關係如何? - 天天要聞

(2)台海問題與能源問題聯繫密切

台灣缺乏油氣資源,天然氣只有兩個多星期的儲量,如果用光了卻不能補充,飛機起不來,艦船開不動。台灣的石油進口有很多依靠阿聯酋,一旦台海地區發生衝突或者封鎖,阿聯酋很可能選擇出口轉向中國大陸。只要中國大陸能拿錢買走油氣,阿拉伯不會在乎台海發生了什麼。

(3)中國能源進口的風險在降低的,對俄羅斯能源並不嚴重依賴

中國百分之八十的能源靠進口,還沒有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但是國際風雲變幻不定,中國也要為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準備。實際上,中美在戰略物資上都會下功夫布局。

俄烏戰爭增加了中國陸上能源進口。中國進口天然氣中,管道輸送部分佔42%,前年是160億立方米,總需求量其實是3600億立方米,現在提出要升高到380億,顯然供不應求。俄羅斯不是中國眼下的天然氣供應大戶,要說俄羅斯給的天然氣很少,不重要,也不是那麼回事。

中國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突飛猛進,領先全球,也在西部致力於開發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但是到2027年,中國能源進口這一塊的佔比最多下降個20%,這是往好里說,往大里想。心態樂觀可以但也不要有過高過快的不現實需求。

(4)歐洲新能源發展受阻嚴重

俄烏戰爭給歐洲經濟帶來傷害,歐洲失去了很多糧食、能源和礦產,歐洲也知道自己的全球競爭力在衰落。歐洲也想把自己的新能源發展起來。歐洲主要國家在和中國談判過程中也希望實現讓中國企業來本地生產,而不是僅僅進口中國生產的汽車和電池等新品。但是歐洲和美國一樣面臨著本地勞動力成本高的困境。歐洲多年作為發達國家,習慣了高工資高福利。天主教國家包括東正教國家對工作的態度和新教國家不一樣,他們認為是對上帝的奉獻決定自己在天堂的位置,而不是工作態度。俄羅斯的司機認為他一天應該只工作六小時,開車超過這個數,就要額外收錢,甚至加班費也不要。希臘人在衰退發生前,一天只工作五六個小時。

今年3月瑞典的北方福特公司破產,結束了歐洲想和亞洲電動汽車電池企業競爭的希望。這是唯一一家歐洲致力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精英企業,這個公司員工不過五千人,可是債務超過80億美元。

能源礦產和大國地緣政治的關係複雜微妙,有時甚至超過想像,中美關係如何? - 天天要聞

(5)美國的情況比歐洲稍好一點

美國的新型汽車有一定的發展,畢竟有科技業大佬撐著。但是美國勞動力成本高,很多人寧願領救濟不願進工廠打螺絲,物價也很高,大環境不改善,新產業發展不快。

此外,傳統能源資本的實力很大。特朗普和傳統能源資本關係好,支持頁岩石油和頁岩氣開發,不太在乎環境破壞,想多賣點石油。特朗普甚至說風能發電是垃圾。美國東西海岸都直接面臨大洋,風能資源其實很豐富。但是國家政策被資本捆的很嚴重。

所以,說未來主要在中美間要有場大競爭,沒有錯。

能源礦產和大國地緣政治的關係複雜微妙,有時甚至超過想像,中美關係如何?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社會公眾均可通過微信答題系統參賽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鳳凰網山東頻道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將於5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賽事活動線上進行,屆時社會公眾均可通過手機...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