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2025年03月19日07:23:08 國際 1056

2025年3月13日,西非內陸國家尼日的首都尼亞美陷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能源與政治風波。軍政府領導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亞尼簽署了一項緊急政令,要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津德爾煉油廠(Soraz)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WAPCo)的三名中國籍高管在48小時內離境,並查封了煉油廠的賬戶。同日,尼日旅遊部以「歧視性經營」為由,吊銷了中資陽光國際酒店的營業執照。這一系列舉動迅速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外媒紛紛報道並探討這一事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尼日與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歷史可追溯至2003年,當時西方石油公司因勘探風險和利潤微薄撤離尼日沙漠,而中國石油的勘探隊卻踏上了東南部查德盆地的滾燙沙丘。這裡地表溫度常達50攝氏度,瘧疾與腦膜炎肆虐,基礎設施近乎為零。但中石油卻在這裡開啟了與尼日長達22年的合作,累計投資約46億美元,建設了阿加德姆油田、畢爾瑪油田、尼日-貝南原油外輸管道、津德爾煉油廠等項目。至2011年,阿加德姆油田投產,探明可采儲量3.24億桶,使尼日從石油進口國一躍成為出口國;津德爾煉油廠日加工2萬桶原油,終結了該國成品油100%依賴進口的歷史。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原本和諧的合作關係在2023年7月尼日政變後出現新的變數。新上台的軍政府推行所謂的「資源主權覺醒」政策,一直尋求加強對本國自然資源的控制。尼日作為西非內陸國家,儘管國土面積的75%被撒哈拉沙漠覆蓋,但其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達50億桶,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的查德盆地;天然氣儲量186億立方米;鈾礦資源是尼日最突出的戰略資產,已探明儲量42萬噸,居世界第四位。軍政府上台後立即以各種理由審查舊合同,要求將原油分成比例從15%提高至30%,並以「稅務稽查」名義向Soraz煉油廠追繳1.3億美元。此外,軍政府還不斷要求中資企業加快本地化管理,並改善尼日員工的薪資待遇。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事件的直接導火索可追溯到一年前。2024年3月,深陷債務危機的尼日軍政府與中石油簽署協議,獲得了4億美元的預付款貸款用於原油出口。然而,一年期限已至,尼日軍政府卻無力償還本息。在此背景下,軍政府以「外籍高管薪資過高」、「拒絕本地化採購」為由,對中石油及相關企業發難。專家分析指出,尼日此次做法較為激進,其提出的一系列舉措本質上反映出政府運轉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期望以行政手段要挾中石油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尼日軍政府甚至對Soraz煉油廠徵收了高達800億美元的「天價稅」,遠超該國全年GDP,這顯然是一種變相的勒索行為。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尼日旅遊部吊銷了中資陽光國際酒店的營業執照,給在尼日的中資企業員工提供住宿服務的主要場所之一遭受重創。Soluxe國際酒店自2015年開業後,長期為CNPC等中企員工提供住宿服務,此次被吊銷營業執照無疑是對中資企業的又一打擊。尼日旅遊部以「歧視性經營」和「財務違規」為由撤銷其營業執照,但未提供具體證據。有傳聞稱,酒店頂層長期預留的總統套房拒絕接待軍政府某位將軍的情婦,這可能是導致酒店被吊銷營業執照的真實原因之一。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尼日此次對中資企業的強硬舉措,不僅暴露了非洲資源國在全球化退潮背景下的矛盾與掙扎,也反映了尼日軍政府試圖通過反外資姿態轉移民眾對經濟困境的注意力。尼日以「外企薪資不公」為由發難,但其自身卻將軍官工資上調50%,衛隊奢侈消費進口牛排。這種「雙標」操作進一步加劇了中尼之間的緊張關係。此外,尼日此舉也被視為其「資源國有化」策略的延伸。自2023年後,尼日便以「主權主義」為旗號,試圖擺脫法國等前殖民國家的影響,並加強對石油、鈾礦等戰略資源的掌控。此次針對中企的行動,可以說是尼日在資源爭奪與政治博弈中的一次重要嘗試。

外媒:尼日驅逐中國企業離境關閉中資酒店,到底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面對尼日的強硬舉措,中資企業迅速啟動了應急方案。一方面,中國石油集團將技術崗位的培訓周期從3-5年壓縮至18個月,並設立「中尼聯合管理學院」,以滿足尼日政府提高本土化比例的要求。另一方面,西非石油管道公司引入第三方國際審計,增強財務的透明度,以應對尼日政府的指控。此次事件也給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提供了深刻的反思。非洲投資環境複雜多變,政權更迭頻繁,政策不穩定性強。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不僅要注重商業利益,還要充分考慮政治風險和社會責任,加強與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可持續發展。尼日事件絕非簡單的「商業糾紛」,而是全球化退潮下資源國與投資國矛盾的集中爆發。隨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資源國對資源的控制慾望日益增強,而投資國則面臨著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政治風險。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既是一次警示,也是重構國際投資規則的契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訪為何又去中東? - 天天要聞

地球局|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出訪為何又去中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5月13日至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進行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訪,目的地是中東地區的沙特、阿聯酋和卡達。8年前特朗普開啟第一任期後就打破慣例,首次出訪選擇了中東地區的沙特等地。
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 - 天天要聞

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

最高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外匯領域行刑反向銜接典型案例深化檢匯行刑銜接,織密金融安全「防護網」劉亭亭  本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劉亭亭)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外匯領域行刑反向銜接典型案例,聚焦外匯領域刑事司法和行
精準施策 進一步提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 天天要聞

精準施策 進一步提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領館緊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邊境地區,嚴防誤入印度國境! - 天天要聞

中領館緊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邊境地區,嚴防誤入印度國境!

9日,中國駐尼泊爾使館發布通知,提醒旅尼中國公民避免前往尼印邊境地區。通知提到,近期,隨著印巴局勢趨緊,尼泊爾政府加強尼印邊境安全檢查。連日來,尼泊爾武裝警察部隊大幅增加邊境巡邏,增設檢查站,加大盤查力度,並同印度邊防部隊開展聯合巡邏。印方亦在邊境敏感地區加強管控和巡檢。在此背景下,中國駐尼泊爾使館...
頂壓力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繞道也要去俄羅斯 - 天天要聞

頂壓力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繞道也要去俄羅斯

武契奇訪俄:巴爾幹「火藥桶」旁的地緣棋局與戰略共舞「我答應過普京我會來,我沒有對任何人隱瞞此事。」武契奇7日在紅場接受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RTS)採訪時表示。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鋼鐵洪流與尖端裝備的轟鳴聲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身影成為國
華人牛津博士講述倫敦抓小偷驚險過程,感謝多方協助 - 天天要聞

華人牛津博士講述倫敦抓小偷驚險過程,感謝多方協助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近日,一段華人牛津博士在倫敦地鐵站智斗外國小偷的視頻,迅速在網路上傳播開來,吸引了數百萬網友的關注,網友們紛紛為視頻中的華人博士點贊,盛讚其勇敢無畏。5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聯繫到了視頻中的主人公——牛津大學華人博士邱思力,聽他講述了事件背後的過程。面對網友們的稱讚,邱思力十分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