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人尼羅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世界超市」感受中國司法溫度
尼羅斯
「義烏的開放包容令人驚嘆!」近日,在浙江省義烏市,來自印度的商人尼羅斯向記者講述了在這座「世界超市」的創業故事與法治體驗。作為全球小商品貿易的「心臟」,義烏以政策支持、國際化營商環境和多元文化交融聞名,吸引著數十萬外商紮根於此。
「從2003年到現在,我在義烏生活了二十多年。這裡作為小商品中心,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尼羅斯坦言,義烏的政策支持力度、國際化程度和多元文化氛圍,讓不同國家的人能夠無障礙交流與合作。「高效的政府服務和物流系統,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發展的環境。這裡不僅是做生意的好地方,更是我們外國人的家。」
目前,尼羅斯擔任露露國際集團駐華辦事處E.K.飄馬出口香港有限公司義烏代表處總經理,平常能流暢地使用中英文交流。二十多年間,他的團隊從起初的3人擴大到如今50人,每年的客商量穩步增加,出口量逐年上升,其中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採購量就佔總業務的50%左右。
「不過,語言差異和文化隔閡曾讓我對中國法律了解得很少。」尼羅斯回憶道,自己的公司曾遭遇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維權一度陷入困境,最終是義烏市檢察院依法介入,幫忙解決了難題。「這也讓我意識到,必須學習中國法律來維護自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尼羅斯說。
2024年7月,一個充分學習了解中國法律知識的機會出現了。當尼羅斯通過外國朋友得知義烏市檢察院將在雞鳴山社區舉辦法治課時,他既期待,又忐忑。「檢察官能用英語講嗎?我聽得懂法律術語嗎?」但走進教室後,眼前的一幕打消了他的顧慮——60餘名來自中東、非洲、美洲等地的外商齊聚一堂,專註記錄檢察官的講解。
「檢察官全程用英語分析了危險駕駛、毒品犯罪、知識產權侵權等常見法律風險,還結合案例指導我們如何規避經營中的風險問題。」尼羅斯感慨,「原以為中國法律對外國人來說很難理解,但那堂課讓我聽得明明白白。」
這堂法治課是義烏市檢察機關服務外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針對外商的法治需求,義烏市檢察院聯合多部門推出多語種普法手冊、設立涉外法律服務站,並定期組織「檢察官進社區」活動,將法律服務送到外商「家門口」。
「這些做法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司法的溫度。」尼羅斯表示,「檢察機關不僅解決問題,更教會我們預防問題。現在,我和許多外商朋友都成了法治課的『常客』。」
「義烏是中歐班列的起點,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在尼羅斯看來,外商帶來的不僅是訂單,更是對這座城市的信任;而義烏回饋給他們的不僅是利潤,還有尊重與保障。
在中國的二十多年間,尼羅斯不僅陪伴著公司的發展壯大,也見證了義烏市場從興起到繁榮的過程。「我認為,義烏市場蘊含著更大的商機。我們不僅要把好的外國產品進口到中國,還要招引更多的印度採購商來義烏採購。」在尼羅斯看來,義烏的繁榮離不開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檢察機關的護航下,外國商人更有信心紮根於此。我相信,義烏的外貿經濟會越來越繁榮,這裡將成為更多人的『第二故鄉』。」
(檢察日報 劉亞 曹雲 周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