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關稅大棒伺候的歐盟,到現在都分不清好賴,還拿中國當擋箭牌。如果歐盟執迷不悟,最後只會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兩頭撈不著好。
卡拉斯
日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在g7會議期間稱,美歐貿易戰「會讓中國在旁偷笑」,並警告「歐洲對美國服軟也不會有好結果」。在這段談話中,她將美國比作兄弟,把中國當成隔岸觀火的「小人」,著實沒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美歐貿易戰近期持續升級:特朗普威脅對歐盟葡萄酒、香檳等產品加征200%關稅,歐盟則計劃對美國威士忌、農產品等實施報復性關稅。卡拉斯將中國描述為「旁觀者」甚至「受益者」,旨在轉移歐美矛盾焦點,掩蓋歐盟無力應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尷尬。
卡拉斯此前多次試圖拉攏美國共同對抗中俄,但遭特朗普冷遇。她此番言論意在強調「美歐內鬥只會讓中國得利」,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試圖說服美國停止對歐施壓,恢復跨大西洋聯盟的「團結」。
馮德萊恩
卡拉斯一邊指責中國「受益」,另一邊又尋求與中國合作。例如,歐盟近期軟化對華態度,多名高官計劃訪華,並希望中方支持其應對美國壓力。這種「雙標」暴露歐盟既想借中國平衡美國,又放不下意識形態偏見的矛盾心態。
歐盟既依賴美國安全保護,又難以承受與中國經濟脫鉤的代價,但是卻不和美國硬剛,選擇吃著中國的飯,砸中國的碗。對此,中國外交部明確回應,美歐之間到底合不合作,如何合作,和中國沒關係,但是有一點,不要拿中國說事。
美歐之間的這場貿易戰,本質上是美歐相互傷害,無關中國。美歐加征關稅已導致雙方經濟受損:美國股市跌入回調區間,歐洲酒類企業股價暴跌。中國則多次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反對將自身捲入歐美爭端。
歐洲生產的酒
但是,已經被美國重創的歐盟,依然有點頭腦不清。特朗普要求歐盟高價購買美國能源、逼迫烏克蘭簽署「礦產抵債」協議等行為足以說明,歐盟若繼續對美妥協,只會淪為美國經濟殖民的犧牲品,而非獲得安全承諾。為了美國得罪中國,最後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部分歐盟國家已意識到依賴美國無出路,開始調整策略。例如,德國外長公開聲援加拿大對抗特朗普,義大利拒絕吞併加拿大言論。 但歐盟內部仍存在親美勢力與務實派的博弈,戰略自主遠未實現。
中國進口的歐洲奶製品
中國一直認為,因為擁有共同利益所以才會堅定合作。中歐在氣候變化、綠色能源等領域有廣泛合作空間,中國也願意和歐盟做生意。但是,歐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中國是主動的,歐盟是被動的,這生意不是中國求著歐盟做,而是歐盟想和中國做。
卡拉斯「中國在笑」的言論,本質是歐美互信崩塌、戰略短視的產物。若歐盟能摒棄「價值觀外交」,以平等姿態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等務實項目,或能緩解自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