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在北京就伊核問題發公告,細節耐人尋味,中國未力挺伊朗

2025年03月17日17:00:24 國際 8874

中俄伊在北京會晤,關於伊核問題,發表聯合聲明,外界就有分析認為,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伊朗是否值得中國力挺,那這個問題。其實它還會連帶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它實際上有沒有力挺伊朗?而在此次會晤的現場,有個細節耐人尋味。

伊朗現在的局面很不妙,外部的壓力開始增大,他內部也非常的不穩定,而且他內部,一直都是亂的,都有點四分五裂的狀態。特別是在敘利亞崩潰之後,伊朗的地緣戰略布局,等於是被砍掉了大腿,這就加劇了他們內外勾結,發生動蕩的可能性,特朗普開始著手解決俄烏問題,伊朗這邊,他們覺得似乎就有了一些空間和時間,可是這特朗普並沒有松這口,一上台,就對伊朗開始進行極限施壓,特朗普他根本就不相信,伊朗會在伊核問題上自我約束,特朗普要的是伊朗放棄任何形式的核計劃,打消中國地區強國的念想,才有可能生存下去,並且和西方有一定合作的機會。

中俄伊在北京就伊核問題發公告,細節耐人尋味,中國未力挺伊朗 - 天天要聞

外界就認為,伊朗面臨著外部解被,外部解體,或者說他內部崩潰的局面,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敘利亞。所以就有分析就認為了,伊朗他不值得中國去力挺,況且隔著那麼遠,中國也用不上力,外界還認為,伊朗是伊斯蘭世界的少數實業派,也是中東地區,大多數阿拉伯遜尼派國家的潛在對手。雖然說中國主導了中東大和解緩,解了這種矛盾,並且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長期來看,他們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這種矛盾,是很難緩解的了的。如果說中國,是傾向伊朗,則會影響和沙特為代表的,遜尼派國家的關係,而中國在中東地區,以至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利益,要倚重是遜尼派而不是伊朗。

中俄伊在北京就伊核問題發公告,細節耐人尋味,中國未力挺伊朗 - 天天要聞

另外伊朗和美國以及西方的關係,現在搞得非常的僵,如果中國和伊朗接觸的過多的話,就會影響到中國和西方的關係。不過也有分析就認為,中國他並沒有力挺伊朗,而是特朗普在處理俄烏問題的時候,利用伊朗來拉動一下美國,從而構建中國對美的戰略籌碼。中國幾十年來在中東的政策,還是以沙特為代表的遜尼國家為主的,和伊朗也要保持平衡,維持一定的關係。你看當年就算兩伊戰爭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兩伊戰爭,他就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在那打起來了,中國在中間是居於中間的位置,是中立的立場,但實際上,偏向遜尼派會更多一些。這些年,中國和伊朗的商貿發展非常快,但是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國家級投資,中國對這個形勢也非常謹慎,而且中國也很清楚伊朗內部的亂局,就算力挺伊朗,伊朗也未必能夠保全自己。

中俄伊在北京就伊核問題發公告,細節耐人尋味,中國未力挺伊朗 - 天天要聞

咱們再注意一下這次三方會談,確實是中國發出的邀請,但是他是一個副外長一級的,這層級並不高,現在最需要挺住伊朗的是俄羅斯。因此中國這次發出邀請,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俄羅斯助力。當然了,利用這個機會,中國能夠再次表明,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也是一種政治上的收穫,這以上,都是外界進行了一些分析,關於後續會怎麼走,咱們可以另行的一直跟蹤的觀察它。

不過這次,在三國發表聯合聲明的合影,這個環節上,有個細節還是挺有意思的,這俄一代表,分別列於中方兩側,這個俄方代表,他開始,他沒注意,他發現自己,站的位置,和中國那位置稍微有點遠,伊朗的代表和中國代表站的比較近的,這個俄方的代表,就馬上向中方那邊靠了兩步,以表示三方的關係還是很緊密,沒有親疏之分的,他這個動作,首先是出於一種禮節和禮貌,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羅斯代表他會更加敏感一些。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社會公眾均可通過微信答題系統參賽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鳳凰網山東頻道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將於5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賽事活動線上進行,屆時社會公眾均可通過手機...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 天天要聞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文︱陸棄韓國大選的天平,正悄然傾斜。5月8日,韓聯社援引四家民調機構聯合發布的數據稱,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43%的支持率穩居第一。這位在2022年敗選後未曾退場的「進步派頑將」,如今帶著更強的政治籌碼捲土重來,正將韓國政壇的保守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