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所長丹·史密斯:「歐洲內部的分裂在加劇」

2025年03月17日01:22:14 國際 1603

美烏總統的白宮世紀爭吵落下帷幕,俄烏衝突的解決方案成為卡在歐洲喉嚨的一根刺。伴隨著2月底美國的戰略轉向,歐洲能否扛起戰略自主的大旗?2025年3月5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舍宮發表演講,他希望讓法國人相信「歐洲的前途不由華盛頓莫斯科決定」。

南方周末記者帶著美歐關係、特朗普第二任期表態、歐洲戰略自主、俄烏問題和中歐合作等問題,專訪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丹·史密斯。

四十年來,丹·史密斯致力於安全、衝突與和平方面的研究和寫作。他曾在聯合國建設和平基金諮詢小組任職四年,對歐洲安全的矛盾與衝突有深刻洞見。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所長丹·史密斯:「歐洲內部的分裂在加劇」 - 天天要聞

丹·史密斯 圖/毛淑傑

以下是採訪內容:

南方周末:慕尼黑安全會議中,美國副總統萬斯的演講打破了跨大西洋關係。我聽了一場您與烏克蘭前副總理伊萬娜(Ivanna Klympush-Tsintsadze)等政要的圓桌論壇,當時批評聲音不斷。

丹·史密斯:萬斯的演講令人憤慨。美國直接干預了德國大選,會後,萬斯會見了極右翼選擇黨黨魁魏德爾,卻拒絕會見時任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需要思考現在的特朗普-萬斯團隊,是否值得當盟友?演講中,萬斯試圖削弱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聯盟兩個主要德國政黨。萬斯演講中的一些歐洲案例雖然不算是「謊言」,但他明顯不夠了解具體法律細節。他不喜歡蘇格蘭的一條法律,但那條法律根本不存在,完全是虛構的。萬斯的演講里充斥著不實信息,這會極大損害跨大西洋關係。

南方周末:萬斯站在高處指責歐洲,確實讓歐洲人不太受得了。你那天在論壇將萬斯的演講比作「狗哨政治」(dog whisper politics)

丹·史密斯:特朗普與萬斯治下的共和黨及其支持者在美國政治光譜里已經是極右翼了,而現在卻是美國政壇的主流。狗哨政治,這是當某人試圖吸引同類支持者的表述。萬斯談論移民暴力行為,其實社會上還有很多非移民的暴力行為發生。萬斯的話是在吸引共同價值觀的盟友,並建立聯繫。他的表述與歐洲的極右翼政客類似,他試圖吸引歐洲的極右翼政黨,我也相信他們正在接觸,並推動歐洲的民粹主義

南方周末:這樣是否會讓美歐跨大西洋關係漸行漸遠?

丹·史密斯:關稅戰、烏克蘭援助、對俄關係、歐洲安全等問題上,美歐方面存在很多分歧與矛盾。其實美國防長皮特·赫格塞思(有關北約加軍費)的說法不完全是錯的,但這也是美歐間的老問題了。當這些問題與萬斯對歐洲政治干預同步出現時,就會激起歐洲人的憤怒。不過憤怒很快會消失,美歐間如果沒有安全與貿易的威脅,它們的關係很快會恢復常態,歐洲也會克服這些情緒。

南方周末:其實我們已經進入到多極化時代。國際學界也相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已經消失,這跟慕安會「多極化」主題報告一樣。歐洲人應該也接受多極化的事實了。

丹·史密斯:特朗普當選前,原有世界秩序受到的挑戰和壓力已經很明顯了。我們早就脫離了單極世界。這很清楚。當今世界有三個大國,中美俄。中國仍然是正在崛起的大國。俄羅斯處於戰爭中,它是一個衰落的大國。美國相對穩定,試圖找到自己的方式。變化是必然的,但怎麼才是多極化,尚未達成一致。中國和歐洲可能會在貿易和氣候變化上達成一致,美國和歐洲可能在網路空間治理、地區安全上達成一致。

南方周末: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後,他試圖「開疆擴土」,合併加拿大、吞併格陵蘭島,以及拿下巴拿馬運河。你如何評價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態?

丹·史密斯:特朗普可能像兒童聚會上的魔術師,左手在揮手分散注意力,實際打的是另一手牌。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確實荒謬,這可能是他的干擾項。

格陵蘭島上,特朗普似乎比上次認真。從歐洲人角度看,丹麥一向不是很善待格陵蘭人。儘管格陵蘭島不想被美國統治,但它們對丹麥也沒太多好感。

特朗普一直無視巴拿馬運河是如何運行的,並把它當成美國的運河,即便法律和邏輯上都不是。美國如果真想拿下巴拿馬,更多指的是美國在巴拿馬開發的基建項目。

你很難判斷特朗普對中東議題有多認真。如果特朗普是認真的,「加沙清理計劃」是非常邪惡的,它將兩百萬巴勒斯坦人趕出家園,涉及種族清洗。雖然加沙被戰火摧毀,但他們有權留在那裡。其他國家必須接受難民。

南方周末:特朗普對加拿大、拉美、歐洲和中國不斷加稅,歐洲是否有可能跟中國或其他國家合作?

丹·史密斯:這是即將發生的事。如果美國對中國和歐盟都加征關稅,進口會變得更加貴,美國國內可能會生產一些進口替代品。我認為,美國沒有能力完全做到這一點。加關稅是特朗普政府要惹惱所有人的一部分操作。我們可以走著瞧。美國消費者將承受第一輪關稅戰的後果,對外加稅,上漲的物價只是轉嫁到國內顧客身上。如果本次關稅高到足以減少中歐的出口,那麼,中歐將會開始合作。中歐是彼此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這些方面是中歐間可以探討的。

南方周末:我們同一位德國市長交流時,他提到德國人對中國投資的不信任、不了解。他提到,美國人是來賺錢的,中國人說是來學習的,但中國很多地方比德國小城市發達,他不明白,中國企業來德國是幹什麼的?這是不是一種中西方交往的迷思?

丹·史密斯:問題或許不在於歐洲人對中國人或中國文化的看法。在歐洲,中餐館異常火爆。歐洲的華人不論講英語法語還是其他語言,已經深度融入歐洲社會。

中國應該更聰明地「交朋友」,在國際政治中展現自信。中國的製造業極其高效,歐洲人想買一台蘋果電腦,只需要等它從中國運來。

在歐洲確實有一些古老的傳說,它與神秘東方的威脅有關,與歷史上的封建帝國有關。中國需要與世界交流、溝通。中國肯定可以克服世界的誤讀,中歐交往也應該提高透明度。

南方周末:過去三年里,歐洲深陷俄烏衝突泥潭,美國開始放棄解決烏克蘭問題,將它推給歐洲。歐洲人擔心,歐洲不在餐桌上,而在餐盤上。你對此有何評價?

丹·史密斯:歐盟和英國有兩個擔憂,一是特朗普會讓烏克蘭做出過多讓步,不讓烏克蘭參與。對歐洲而言,烏克蘭必須成為俄烏談判的一部分,美國可以協助談判的達成。如果美國試圖控制正常談判,那美國就錯了。

第二個擔憂與歐洲自身利益相關。歐洲的安全框架也建立在烏克蘭戰爭的結局之上。歐洲需要找到一種與俄羅斯共存的方式。歐洲領導人想加入談判桌,因為俄烏衝突的結局與歐洲自身利益密切相關。

南方周末:其實多數安全問題上,歐洲一直被美國主導,歐洲內部呼籲戰略自主的聲音不斷。你覺得美國走遠後,歐洲能實現戰略自主嗎?

丹·史密斯:歐盟戰略自主非常困難。這個話題我參與了至少三四十年的討論。當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歐洲大國就嘗試擺脫對美戰略依賴,但這一點只有歐洲(在某些議題上)真正統一時才能做到。

歐洲依舊是主權國家的集合體,哪怕是面積較大的英國,也無法真正獨立於美國。法國對歐盟說得多做得少。如果歐洲真能達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口中的「戰略自主」,在國際事務中採取自主性,更好解決安全、貿易、氣候等問題,歐洲就必須緊密團結。現在看,歐洲內部的分裂在加劇。

南方周末:那麼中國和歐盟在安全領域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丹·史密斯:除了以聯合國維和部隊聯合巡邏,我不認為中歐在地面部隊能有其他的合作。當然中歐可以在反對核武器使用等方面合作。中歐間更多的安全合作可以與外交相關,而非軍事。

• (南方周末記者毛淑傑對本文亦有貢獻)

南方周末記者 顧月冰

責編 姚憶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著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