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榷樹:伊朗處在十字路口,但不會輕易打出「核」這張牌

2025年03月15日10:20:31 國際 2806

3月14日上午,中方舉行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三方強調終止所有非法單邊制裁的必要性。有關方應致力於消除造成當前局勢的根源,摒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

在中東地區局勢錯綜複雜,美國總統特朗普欲重回極限施壓、就核問題對伊朗發出「不談就打」的威脅之際,中俄伊之間會晤對促進地區穩定、妥善處理核不擴散問題的意義是什麼?觀察者網連線了定居德黑蘭的文博工作者邱榷樹先生,帶來他的觀察。

【整理/觀察者網 郭涵】

觀察者網:從伊朗的角度來說,為何選在此時與中俄會晤商討伊朗核問題?

邱榷樹:現在伊朗想就伊核問題進行磋商的主要原因是,伊朗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隨著「抵抗之弧」遭到重創,伊朗頂在以色列頭上的那把「槍」沒了,需要一個重新恢復威懾力的抓手。包括伊朗國內也有人公開主張研發核武器。不是幾篇報紙上的評論,也不僅限於保守派,而是包括了不少議員、軍隊里的人士,這是一個從國家安全形度形成的共識。

特朗普現在是借核問題打壓伊朗,儘管伊朗官方表示不打算研製核武器,但其背後的整個邏輯依然是維持戰略模糊,即保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卻不選擇製造,形成一種箭在弦上、引而不發的狀態,再來與西方談判並爭取到利益,比如解除制裁。至於媒體爆料以色列打算通過武力摧毀伊朗的核設施,我認為只是一種虛張聲勢。

此外,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將於今年到期。由於美國2018年撕毀協議,伊朗選擇加劇濃縮鈾開發,對於重新劃定一個怎樣的框架來約束伊朗核問題,當初簽署協議的各方還意見不一。中國與俄羅斯主張的框架方案肯定會有別於美國希望主張的方案。

個人認為,通過這次會談,伊朗可能會希望中俄能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安全保障,從而讓伊朗打消開發核武器的想法。雖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直強調不研發核武器,但伊朗其實具備研發的能力。我想這也可能是美國和以色列的目的,即萬一在他們的極限施壓下,伊朗真的打出了研發核武器這張牌,就會失去拿這張牌進行談判的機會。

邱榷樹:伊朗處在十字路口,但不會輕易打出「核」這張牌 - 天天要聞

3月14日上午,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伊朗副外長加裡布阿巴迪出席 央視新聞客戶端

伊朗希望從中俄方面獲得更多的安全保障,讓他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地繼續在核問題上採取模糊戰略,而不是被逼到需要把這張牌打出去。

觀察者網:3月初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我認為應該同美國對話,但最高領袖反對,所以不會對話」。您怎麼看這種把話擺在檯面上的做法,是「唱雙簧」還是「甩鍋」?

邱榷樹:我認為他講這個話是在調整、降低伊朗國內民眾的期待值,否則伊朗的經濟可能會受到更大的衝擊。因為當初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希望看到國家經濟狀況改善,才投票給佩澤希齊揚,把他選上去的。他們認為只有通過與西方的對話、解除制裁才能改善經濟。所以佩澤希齊揚需要做出這樣一個回應。

至於哈梅內伊,除了之前因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而對美國產生不信任之外,從談判策略來說,伊朗不會從一個不利於自身的處境下去開展談判。他一定會先努力改善自己的戰略環境,然後選擇上談判桌。現在的情況是,到去年年底「抵抗之弧」遭受重創,伊朗認為此刻與美國談判是處在於己不利的位置。

觀察者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周放話,威脅通過制裁來「摧毀伊朗的石油產業與無人機製造業」。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極限施壓」政策可能會對伊朗經濟產生多大衝擊?

邱榷樹:我認為這些年來,美國在制裁上能做的已經都做了。如果再要「極限施壓」的話,可能只剩下軍事手段,比如封鎖波斯灣的海峽,阻止伊朗石油出口。但我覺得美國選擇走這一步的可能性很低,一是伊朗也會搞對等反制,比如針對卡達、阿聯酋進行封鎖。二是美國也缺乏精準的執行手段。

邱榷樹:伊朗處在十字路口,但不會輕易打出「核」這張牌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在3月初公開的採訪中表示,「有兩種方法可以處理伊朗核問題:軍事行動,或者達成協議」。 視頻截圖

觀察者網:3月2日,伊朗議會以管理經濟不力、本幣暴跌為由解除經濟事務和財政部長阿卜杜勒納賽爾·赫馬提的職務。您對伊朗國內經濟形勢的觀察是?制裁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邱榷樹:本幣暴跌的原因還是政府內部的管理不善。就算面對制裁,伊朗的石油也是能賣出去的,錢也能收回來。然而,在西方長期制裁的影響下,伊朗經濟形成了一種畸形的體制,為了躲避制裁而催生出龐大的灰色產業。這裡面的銀行轉賬,很多匯款都是無法追蹤的,讓伊朗國內的部分特權利益階層獲得了一種渠道,能夠從中謀利。

所以,如果沒有充分監管的話,相當於通過這種方式,把原來國家的錢變成那些特權利益階層自己的錢了。伊朗為躲避制裁而出口石油掙來的錢,並沒有完全用到改善民生上。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制裁造成的衝擊,伊朗政府必須採取手段抑制高通脹,又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比如為了控制通脹,銀行抬高利率,企業就很難通過貸款去擴張業務,民眾的失業率降不下來,在許多人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國家只能把出口石油賺來的錢拿去補貼饢、蔬菜、肉類還有汽油等基本的民生物資。也就是說,伊朗本來可以拿出口石油轉來的錢發展經濟與造血,現在卻被迫持續地通過失血來維持經濟的穩定,從而形成一種路徑依賴。

某種程度上看,伊朗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類似於中國1994年的取消價格「雙軌制」,才能打破這個循環。

比如正常來說,銀行利率降低,國家通過投資來新建工廠、房屋,搞以工代賑,增加就業。但是這樣改革會導致物價一下子漲上去。現在伊朗的決策層擔心其中伴隨的社會動蕩風險,只能維持現狀,繼續耗著。

於是,出口石油賺來的外匯在回到國內的資金流轉過程中,繼續被特權利益階層抽走,到了政府手上的錢也要拿去補貼。這是一個畸形的結構,已經形成了死結,並不是跟美國改善關係、解除制裁就能夠解開的。甚至說,如果美國制裁突然解除了,反而會引爆矛盾。

邱榷樹:伊朗處在十字路口,但不會輕易打出「核」這張牌 - 天天要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快來參賽!「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

「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5月10日正式啟動社會公眾均可通過微信答題系統參賽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鳳凰網山東頻道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山東省品牌建設知識競賽」,將於5月10日正式啟動。本次賽事活動線上進行,屆時社會公眾均可通過手機...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 天天要聞

民調破四成,李在明領跑

文︱陸棄韓國大選的天平,正悄然傾斜。5月8日,韓聯社援引四家民調機構聯合發布的數據稱,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43%的支持率穩居第一。這位在2022年敗選後未曾退場的「進步派頑將」,如今帶著更強的政治籌碼捲土重來,正將韓國政壇的保守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