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裴茗】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13日晚就美國提出的臨時停火建議作出表態,引發廣泛關注。他表示,俄方同意與烏方結束敵對狀態的提議,但許多問題需要商討和解決。「同意,但有條件。」英國廣播公司(bbc)這樣總結普京的最新言論。國際社會的反應截然不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看到了「良好的信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稱這是俄方的「操縱手段」。一些西方媒體認為,普京提出了一些「苛刻」的停火條件,其立場依舊「強硬」。美國《紐約時報》稱,普京的言論凸顯他試圖取得平衡,既顯露出對俄羅斯戰場地位的信心,又尋求繼續與美國談判。同樣在13日晚,普京與到訪俄羅斯的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舉行了閉門會議,俄媒披露會議直至深夜結束。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通過威特科夫向特朗普轉達了一些「額外信號」。如今,全世界都在靜待俄烏局勢下一步怎麼走。bbc說,美烏官員在沙特舉行會談後,外界認為「球踢到了俄羅斯一方」,但普京的表態似乎又將「球」踢回了美方。
俄美官員:謹慎樂觀
13日,普京在莫斯科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晤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俄方支持與烏克蘭停火的提議。bbc稱,普京表態時先釋放出善意,但隨即補充關鍵條件:這種停火須能夠帶來長久和平,並消除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報道說,從這場戰爭的一開始,俄方就要求烏克蘭「去軍事化」,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俄羅斯反過來在尋求安全保障。
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宮召開記者會。 (視覺中國)
bbc稱,普京概述了一些關於停火如何運作的問題。比如在當下俄烏近2000公里的接觸線上如何建立有效的停火監督和核查機制,如何防止烏克蘭利用停火期進行動員、訓練或接收武器,以及誰發出停火的命令、誰對這種命令負責。
普京說,在俄方掌控庫爾斯克州局勢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30天臨時停火建議對烏方有利。目前進入俄境內的烏軍已經被孤立,如果停火,烏軍是毫髮無傷撤退還是就地放下武器投降,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德新社稱,普京對俄方同意在烏克蘭戰爭中停火附加了條件,並對這樣的停火能否得到監督表示懷疑。
普京認為,停火的建議是正確的,他願意與美國及其他相關方進一步討論停火提議,並可能與特朗普直接交流。他強調,俄羅斯支持通過和平手段結束衝突,但必須確保停火協議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據美聯社報道,對於普京的表態,特朗普13日表示「非常有希望」,但「不徹底」。他稱,如果俄羅斯不同意停火,這將是「讓世界非常失望的時刻」。特朗普14日在社交媒體上說,美方與俄方進行了「非常良好和富有成效的討論」,「可怕而血腥的」俄烏戰爭很有可能走向結束。
當地時間13日晚,普京與威特科夫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閉門會議,俄媒披露,會議於當地時間14日1時30分結束。飛離莫斯科前,威特科夫在美駐俄使館停留了約一個小時,還用英語發表了感謝致辭。普京在凌晨2時30分左右離開了克里姆林宮。
據俄羅斯塔斯社、法新社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表示,普京通過威特科夫向特朗普轉達了一些信息和「額外信號」,在解決俄烏衝突問題上,俄方「有理由保持謹慎樂觀」。俄衛星通訊社援引佩斯科夫的話說,俄美都明白,普京和特朗普需要進行交談。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13日形容美方對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態度時也用了「謹慎樂觀」的措辭。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援引他的話說,「特朗普總統決心實現讓所有人滿意的和平」。
另外,路透社13日的獨家報道稱,俄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分發了一份表格供企業填寫,詢問哪些制裁對他們的業務影響最大。路透社的採訪對象表示,跨境支付方面受到的限制令俄羅斯商界人士最頭疼。俄政府尋求「迫切需要被取消的制裁」的建議發生在與美方密集接觸之際。
烏外長:只是煙霧彈
據德新社報道,澤連斯基將普京提出的停火條件稱為「耍手段」。他在13日晚的視頻講話中說,俄方為停火設置「如此之多的先決條件」,這是其「慣用的操縱手段」,俄方「實際上正準備拒絕停火」,但「害怕」直接告訴特朗普其想繼續戰爭。澤連斯基說,「總體而言,停火不會有任何進展,或者在儘可能長的時間裡無法取得任何進展」。烏外長瑟比加14日說,普京的話「只是煙霧彈」。
bbc稱,普京與澤連斯基的言論凸顯了雙方立場的差異。烏克蘭想要一個分兩階段的過程:先快速停火,再討論長期解決方案。俄羅斯則認為,這兩個階段不能分開,所有問題須一起討論並解決。
據俄新社報道,俄駐英大使克林13日表示,俄方將考慮美國的停火建議,但只有達成全面的一攬子協議後,俄方才會停止軍事行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3日表示,烏克蘭不得有「任何」外國軍事存在,以任何名義在烏克蘭部署其他國家的武裝部隊都是「絕對不可接受的」,如果有,那麼俄羅斯將「以一切可用手段」作出回應。
rbc-烏克蘭通訊社14日報道稱,有分析認為,俄方對停火建議態度模糊,或將試圖為停火製造障礙。俄「軍事觀察網」14日引述的觀點則說,俄方在停火問題上展現了積極姿態,沒有表達拒絕態度。當前俄在戰場佔據巨大優勢,俄方希望針對停火的討論能考慮現實狀況,而不僅僅是反映烏方訴求。這樣才能使得停火對未來談判起到更具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為未來烏方加強軍事實力再次發動進攻製造機會。
bbc說,當前,各方立場存在分歧:烏堅持不讓步、俄要求更多保證、美方希望促成停火,這使得局勢變得複雜。俄烏戰場上的軍事動態仍然會影響談判進程,如果一方取得重大勝利,可能改變外交博弈的平衡。接下來的焦點在於,俄美能否在細節上達成妥協,以及烏是否會藉機鞏固戰備,以應對未來可能的衝突。
各方就停火問題進行接觸之際,俄烏之間的戰況依舊激烈。根據俄國防部14日發布的消息,俄軍一周內在庫爾斯克州共控制29個定居點。俄《觀點報》等媒體14日分析說,俄軍在該州行動已進入最後階段。
g7難掩分歧
美國就烏克蘭問題密集與俄羅斯接觸之際,西方國家的內部分裂日趨明顯。據法新社報道,在12日至14日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期間,加拿大呼籲g7成員國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侵略」。不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曾表示,g7應避免對俄使用「敵對」語言。自特朗普就職以來,美國在聲明中的措辭已從此前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轉變為「俄烏衝突」。
報道說,此次g7外長會的聲明將聚焦於支持停火計劃,以掩蓋在烏克蘭問題上更廣泛的分歧。消息人士稱,考慮到各方存在的分歧程度,發表聯合聲明不是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立場」。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警告說,歐洲的和平只有通過實力才能實現,「如果停火將導致歐洲在兩年或四年後出現更多苦難、破壞和戰爭,那麼這樣的停火有什麼用呢?」
歐洲國家領導人仍然試圖在解決俄烏衝突中發揮更大影響力。英國首相斯塔默計劃於15日主持一場視頻峰會,與其他國家領導人討論烏克蘭問題。據法新社報道,德國政府發言人14日表示,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下周二接待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兩人的會談議題包括關於烏克蘭問題的事態發展。此次會談也是為下周四開始舉行的歐盟峰會做準備。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外交機構建議,歐盟應該準備在必要時將今年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翻倍至40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