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腳步更近了。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出席會議的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圓滿完成會議各項議程,當天下午乘班機返回上海。
2025年3月10日,上海虹橋機場,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返滬。本文圖片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攝
為期一周的會議里,來自上海的政協委員們圍繞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教育就業、醫療保障、托育養老等話題積極討論、建言獻策,從人工智慧到科技成果轉化,從民營經濟到提振消費,從職業教育到養老服務,不少建言和提案在會場內外引發熱議。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不少委員感到,此次兩會「鼓舞人心」「增進信心」,為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返滬後將認真宣傳貫徹會議精神,繼續做好新一年的政協履職工作。
信心來自何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義漢說:「我們的信心來自國家發展的巨大成就和清晰可期的未來規劃。」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在5%左右。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作為一名來自實體商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民營企業家,在參會過程中深切感受到三個「政策信號」:一是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空前強化,二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路徑更加清晰,三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持續突破。
丁佐宏尤為感慨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通過增收保障、以舊換新、場景創新等組合拳激活市場,「這既是政策導向,更是消費領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我們也將創新開展消費活動,融合商旅文體展多種業態,聯動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科技和人才也是兩會高頻詞。「此次會議凝聚了各界共識,凸顯了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彰顯了教育、人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深遠意義。」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說,科技創新需繼續強化基礎研究,激發人才活力。唯有以教育築基、改革賦能、開放聚力,方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參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沈志強感受到,提案不在多而在精,委員們的建言和討論高效務實,「大家的交流討論聚焦科技深層次問題,如科研生態環境建設,科研中的真問題到哪找、怎麼找?科教界『帽子』治理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了治理的決心,要以才取人,值得期待。」
「作為一名來自高校的教育界委員,特別突出的感受就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作用更為凸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說,他針對高校人工智慧工具的規範使用提出了相關建議,並和其他委員代表討論,「熱議deepseek等人工智慧技術的背後體現的是,創新對促進發展的引擎作用更為突出。」
汪小帆表示,返滬之後要把兩會精神傳達好、貫徹好、落實好。一方面要立足本職工作,加快推進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培養更多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勤學習、善研究、勇擔當,更好展現政協委員的履職風采。
2025年3月10日,上海虹橋機場,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返滬。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郭坤宇關注到人工智慧賦能教育的問題,也建議為青年人才創造安心的學術環境。此次兩會,他對現場討論和講話印象深刻,「回去後我將認真落實兩會精神,當學生滿意的好老師,培養好拔尖創新人才,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做出新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表示,兩會期間,他進一步深刻理解了教育對於科技和人才發展的支撐性作用,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來攻堅克難,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他將從本職工作出發,創造性地推進科學教育和科技場館的文化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伙人呂紅兵認真圈畫出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法治元素,並給出個人觀點。比如針對「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應進一步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法律法規政策清理,消除隱性壁壘,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關於「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應進一步完善勞動合同和工會、職工代表大會以及工資集體協商等相關法律制度,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他表示,此次兩會振奮人心,今後將繼續做好履職為民工作。
春為歲首,萬事可期。全國政協會議閉幕,而委員們新一年的履職工作又開始了。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瑞芬表示,將把兩會精神傳遞到政協、工商聯和工作的每一處角落,團結公司上下員工,積極投身於鄉村振興與民營經濟發展的事業中。因地制宜以新質生產力創新驅動與模式優化,助力更多地區實現產業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同時,全力推動企業穩健發展,為民營經濟的繁榮添磚加瓦。
「又是一年工作的新起點,我將結合兩會精神和本職工作,廣泛聯繫界別群眾,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更好穩步健康發展新興產業等主題,認真策劃並做好今年的調研工作,為國家和上海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一名政協委員應盡的力量。」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曹阿民說。
聚焦民營經濟促進、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毅在兩會期間積極建言獻策。他表示,作為上海新聯會會長,將與全市新階層一起,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以高質量履職展現政協委員時代風采,為上海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海上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