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其中,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與政府採購工作相關。
一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位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二是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力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落實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深化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政府要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用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
三是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修訂出台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環境。制定重點領域公平競爭合規指引,改革完善招標投標體制機制。出台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政策,構建統一的信用修複製度。完善企業簡易退出制度,逐步推廣經營主體活動發生地統計。
四是大力鼓勵外商投資,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
五是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毫不鬆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六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深入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工程,培育綠色建築等新增長點。
七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穩步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做好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推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提升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