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倒向普京,歐洲能否為烏克蘭撐起和平?

2025年03月03日20:20:29 國際 1550

當特朗普倒向普京,歐洲能否為烏克蘭撐起和平? - 天天要聞3月2日,英國倫敦,歐洲領導人峰會合影 |getty images

3月2日,烏克蘭的歐洲盟友們利用周末時間緊急聚會,提出了歐洲版本的烏克蘭維和計劃,並試圖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周五對白宮的訪問遭到特朗普政府的猛烈公開抨擊後,將自己定位為基輔與白宮之間的調解人。

歐洲領導人周日在倫敦舉行的這次倉促峰會,目的是展現有關烏克蘭問題的統一戰線,並提出旨在使歐洲在未來任何和平談判中保持相關性並處於核心地位的提案。

近幾周來,隨著美國轉向與俄羅斯關係緩和,歐洲在關於烏克蘭停戰的問題上基本被邊緣化。

英國首相斯塔默在當天的聚會結束後表示,一些盟友已加入一個「自願聯盟」,準備在達成和平協議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

英國堅稱,該計劃將提交給美國,並且歐洲盟友將努力爭取華盛頓對其提案的支持,英國稱這些提案為烏克蘭提供了其渴望已久的安全保障。

斯塔默周日對英國bbc表示:「通過討論,我們已同意英國、法國等國將與烏克蘭制定一項停止戰鬥的計劃。然後我們將與美國討論該計劃,並共同推進。」

當特朗普倒向普京,歐洲能否為烏克蘭撐起和平? - 天天要聞2月28日,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爆發爭吵 | 路透社

多家媒體報道稱,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倡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先實行一個月的停火,以測試俄羅斯是否致力於未來的任何和平協議。

在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兩周前開始會談(他們稱這些會談旨在為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討論奠定基礎)之後,歐洲一直在爭相表明其在未來和平斡旋中的角色。

與此同時,華盛頓與基輔之間的緊張關係已經達到沸點。2月28日,包括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在內的美國官員,對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進行了公開的嚴厲斥責。在激烈的言辭中,美國政客指責基輔領導層對美國的援助忘恩負義,並且「拿第三次世界大戰當賭注」,澤連斯基對此予以否認。

西方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歐洲關於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的提案幾乎沒有細節,並且很少有人了解哪些國家會參與此類努力。另一方面,俄羅斯拒絕考慮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領土的想法,而美國堅稱不會有美國軍隊作為維和人員部署到烏克蘭。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研究員吉塞娜·韋伯(gesine weber)周一在接受美國abc新聞節目採訪時表示,最新的倫敦峰會表明,歐洲人現在確實認識到需要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發揮帶頭作用,「特別是因為美烏之間的緊張關係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吉塞娜·韋伯認為:「我們現在基本上處於觀望狀態,看華盛頓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他們所提出的這一計劃。」

當特朗普倒向普京,歐洲能否為烏克蘭撐起和平? - 天天要聞俄烏戰爭地圖:俄軍在烏東頓涅茨克地區進攻,烏軍在俄羅斯庫爾斯克擴大佔領

在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年之際,歐洲盟友一直難以就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達成普遍共識,也不清楚衝突結束後其在烏克蘭的未來角色如何,這需要考慮歐洲大陸更廣泛的安全需求。目前烏克蘭既不屬於北約軍事聯盟,也不屬於歐盟

歐洲盟友最近反覆討論有必要增加國防開支,目的是向特朗普表明,在美國持續批評歐洲大陸盟友過度依賴美國提供保護之後,他們以及北約是值得繼續支持的。

據報道,美國和俄羅斯尚未對歐洲盟友的最新會議公開作出反應。不過特朗普周日發布在他創辦的社交網站「真實社交」平台上的內容稱,「我們不應花太多時間操心普京」,而應更多關注犯罪問題,「免得落得和歐洲一樣的下場」。

當特朗普倒向普京,歐洲能否為烏克蘭撐起和平? - 天天要聞2019年12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 | 路透社

歐洲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或俄羅斯的默許,歐洲提出的維和行動可能很快就會失敗。

國際風險諮詢機構teneo的研究副主任卡斯滕·尼克爾(carsten nickel)周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在倫敦舉行的這次烏克蘭峰會具體成果有限。除了新的防空導彈和資金援助,以及斯塔默宣布將舉行後續會議。接下來的任務是,除了英國和法國之外,要充實願意向烏克蘭部署部隊的『自願聯盟』。」

尼克爾說,烏克蘭和平行動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美國和俄羅斯。他指出,一個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是,歐洲在烏克蘭的維和部隊以及任何潛在的美國安全後盾是否會促使俄羅斯拒絕和平談判。

「反過來,這會給美國政府立場帶來風險,因為特朗普總統希望迅速實現停火。歐洲尋求參與可能會使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平衡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這與特朗普的觀點相悖,他認為與烏克蘭達成礦產開採協議就足以防止俄羅斯再次發動入侵。」尼克爾稱 。

延伸閱讀:北約秘書長敦促澤連斯基儘快與特朗普修復關係:多想想他對你的好

延伸閱讀:背叛歐洲、拋棄烏克蘭之後,特朗普將在亞太失去盟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深觀察丨「新關稅政策帶來的痛苦會是上一次的50倍」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新關稅政策帶來的痛苦會是上一次的50倍」

來源: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連日來,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洛杉磯、紐約、丹佛、芝加哥和費城等多地民眾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美國政府的多項政策。抗議民眾表示,美國政府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僅一個月,便給美國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吉林一女官員被查!當過掃黑辦主任,她曾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 天天要聞

吉林一女官員被查!當過掃黑辦主任,她曾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吉林省長春市紀委監委近日通報,長春市雙陽區委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王芙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長春市雙陽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王芙薌,女,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王芙薌到雙陽區委政法委工作,曾任雙陽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掃黑辦主任等...
背後博弈揭秘! - 天天要聞

背後博弈揭秘!

運20背後博弈已經展開。運20去了貝魯特,緊接著川普就像埃及施壓,中美之間的博弈從幕後慢慢的走到了台前。運20此次行動的背後可以說是中東地緣博弈的開始。別看黎巴嫩雖小,卻是連接敘利亞、地中海與伊朗的樞紐,毫不誇張的說其戰略價值一點不亞於敘利
中央氣象部門連發六預警,返程路上請您密切關注天氣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部門連發六預警,返程路上請您密切關注天氣

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5月4日18時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計,5月4日20時至5日20時,福建西部、江西東部、湖南西部、廣西北部、貴州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黃色預警)。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做好地質
訪美期間突然發病後,他趕忙回國 - 天天要聞

訪美期間突然發病後,他趕忙回國

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周六,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感到明顯由高血壓引起的突發性胸痛後中斷了對美國的訪問,返回塞爾維亞。55 歲的武契奇周五在美國參加會議期間突然發病,他不顧美國醫生的建議決定回國。武契奇的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在貝爾格萊德著陸後,武契奇立即被送進了貝爾格萊德醫療中心。入院數小時後...
外交部、國防部先後回應,喊話日本! - 天天要聞

外交部、國防部先後回應,喊話日本!

據外交部網站,2025年5月4日,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就日本右翼分子駕駛民用飛機侵闖我釣魚島領空向日本駐華使館首席公使橫地晃提出嚴正交涉,敦促日方立即停止非法侵權活動,切實採取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方將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圖源:外交部網站)同一天,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就日本民用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