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我國正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以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列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
2月8日,省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支持成都高質量發展,強調要「不斷提升改革開放能級」「強化門戶樞紐功能、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敞開大門,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開放如何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如何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的能級層次和質量效益?正在召開的成都市兩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a
敞開大門
拓展開放通道增強樞紐能級
開放通道是資源要素流動的基礎支撐,直接決定著對外開放的能級層次和質量效益。
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航空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曉東
「航線網路是航空樞紐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航空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曉東表示,成都是中國內地第三座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具有建設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基礎和優勢。要進一步提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能級,需要從優化機場功能定位、加快航線網路布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等多方面發力。
當今時代是拼速度拼效率的時代。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曹允春認為,「機場是一座城市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途徑,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在熊曉東看來,航空運輸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為高效的運輸方式,提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能級,首先要加快航線網路布局,增強國際連通性。國際航線應在推動歐美樞紐航點恢復拓展的同時,結合國際航空市場結構變化積極拓展全球增量市場航線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航線,加密重要樞紐航線航班頻次,推動成都成為亞歐之間重要的航空中轉樞紐。
聚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奮鬥目標:新開通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5條以上,加快打造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
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著力加快推動馬德里、雅典等國際客運航線開行,穩步拓展馬德里等國際貨運航線,進一步織密至歐洲、東亞、東南亞等重點區域航線網路,同時也重點實施「陸上絲路」開放通道提質行動,建強波蘭羅茲、馬拉等境外樞紐節點。其中,成都直飛馬德里國際航線將於4月27日啟航。
b
雙向奔赴
樞紐經濟聯動效應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推開大門,一路繁花。2024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實現了三大「流量突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萬人次;出入境人員突破5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突破100萬噸。無論是客流還是貨流,都實現歷史性突破並站上新階梯。
樞紐「流量」起勢了,如何轉變成為產業發展的「留量」優勢?
成都市政協委員,玉湖冷鏈副總裁、成都公司董事長王駿
「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起了『三個高地』,一是營商環境的高地,二是產業聚集的高地,三是發展機遇的高地。」成都市政協委員,玉湖冷鏈副總裁、成都公司董事長王駿說,在投資建設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項目過程中,就深刻感受到了成都高效、務實、惠企的良好營商環境,而隨著樞紐經濟「通道+經貿+產業」聯動效應不斷放大,產業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依託樞紐的通達力、運籌力、輻射力,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增強,產業向著國際物流樞紐城市聚集,推動形成更多的發展機遇。
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項目是成都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依託成都國際鐵路樞紐優勢,玉湖冷鏈正著手打通亞蓉歐國家冷鏈物流貿易通道,構建起一個涵蓋冷鏈全產業鏈的生態系統,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帶動更多川味食材「走出去」,把全球優質食材「引進來」,打造成都千億級冷鏈產業。除了玉湖冷鏈,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還彙集了成都益民集團、大洋物流等多家冷鏈企業。
擴大對外開放,不僅帶動開放產業聚集發展,還促進了區域協同發展。
一列鋼鐵「巨龍」從成都東駛出,一路風馳電掣奔向香港西九龍,緊密串聯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個經濟圈。到2024年7月1日,蓉港高鐵正好開行一周年,一年來累計運輸旅客150萬人次。
成都市政協常委、香港新鴻泰董事、成都鼎盛川聯董事長李娟
成都市政協常委、香港新鴻泰董事、成都鼎盛川聯董事長李娟經常往返蓉港兩地,深刻體會到這條黃金通道的紐帶意義,「往來更加便利,交流也更加密切,兩地之間互訪客量增多,吸引了更多香港人來蓉投資創業,成都人到香港交流學習。」
在李娟看來,蓉港聯動以雙向奔赴「起筆」、互鑒互補「運筆」,共同繪就互聯互通、區域聯動、繁榮與共的發展新藍圖。「在科研創新、產業協同、人才交流、國際服務等領域,蓉港攜手能夠拓展出廣泛的合作空間和共贏機會。」李娟表示,比如在製造業方面,可以在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加強合作,粵港澳大灣區有先進的研發和市場優勢,而成渝地區擁有突出的製造優勢,能夠共同打造跨區域產業鏈。
c
海納百川
優化環境拓展出海合作空間
擴大開放對接全球市場,企業的合作夥伴更多了,產品的市場空間更廣了。
2024年,四川外貿規模突破萬億元,其中成都外貿進出口8390億元,同比增長12.1%,佔四川進出口總值的逾八成。
成都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彬彬愛尚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雷彬
「受益於擴大對外開放中開放通道連接海外市場、口岸環境賦能國際競爭力,都江堰的獼猴桃從傳統的國內市場逐步走向了東南亞市場,又拓展到中東、歐美市場。」成都市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彬彬愛尚獼猴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雷彬稱,今年年初其自營獼猴桃首次實現出口越南,緊接著2月份又成功出口至阿聯酋,預計今年的出口量將超過3000噸。
都江堰的獼猴桃出海 受訪者供圖
據雷彬介紹,生鮮水果出口對國際運輸時效要求特別高,而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豐富的通道網路高效連接海外市場,加上口岸通關便利化服務,既為企業拓寬了國際市場空間,也為產品出口贏得更多競爭優勢,持續提振了擴大出口的信心,如今專業合作社的出口業務已從單一貿易轉向多元深度合作。
位於都江堰的獼猴桃果園 受訪者供圖
圍繞讓本地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把境外高品質企業「引進來」,成都加快了「一帶一路」國際供應鏈服務站,搭建起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經貿合作的橋樑,推動國內國外資源要素雙向配置。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新建至少10個「一帶一路」國際供應鏈服務站。
據市供應鏈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王智超介紹,截至目前,已建成了25個「一帶一路」國際供應鏈服務站,今年持續加大服務站的建設力度,力爭新建10個服務站,更好地服務企業出海發展、「蓉品出海」拓展市場,到2027年底將打造100個服務站。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楊富 吳茜 攝影報道 視頻 吳茜 楊富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