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身利益竟然拿中國當籌碼?馬克龍直接把話挑明,激將特朗普。
2025年2月2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過一場直播公開喊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敦促其在處理國際事務時重新審視美歐關係,並明確美歐利益一致的立場。在俄烏衝突、全球經濟博弈的背景下,馬克龍此舉尤為引人關注。這場講話,揭示了美歐關係、俄烏衝突、等多方博弈交織下,國際政治格局的複雜與現實。
馬克龍擔憂歐洲邊緣化
毋庸置疑,歐洲在當下的國際博弈中正面臨愈發邊緣化的危險。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俄博弈逐漸成為焦點,歐洲逐漸從談判桌的核心被排擠到了外圍。無論是美國主導的美烏或美俄談判,歐洲的聲音和利益似乎都未被充分考慮,甚至可能被「犧牲」以換取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
馬克龍對此深感擔憂。他警告稱,美國若對俄羅斯過於軟弱,將大幅削弱歐洲的安全框架,不僅使烏克蘭領土完整可能遭破壞,甚至會對歐洲的整體安全利益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他直指美國:如果你在普京面前軟弱無力,東方大國可看著呢。他的核心訴求是:歐洲的安全問題不應成為美俄間交易的籌碼,美歐必須保持利益一致。
為歐洲博弈爭取主動
首先,轉移美國對歐洲的關稅壓力。特朗普政府對歐盟威脅加征關稅,給法國等歐洲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馬克龍通過突出「中國威脅」,試圖讓美國將更多注意力與資源投入到中美競爭中,從而淡化美歐之間的貿易衝突。
其次,警告美方避免對俄妥協。馬克龍擔憂美國為推動俄烏和談,會對普京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而將中俄綁定起來,渲染兩國合作可能帶來的風險,能夠向特朗普傳遞一種危機感,有助於歐洲在美俄關係中爭取更多支持。
最後,為歐洲爭取更多安全形色。歐洲在此次俄烏衝突中的角色被邊緣化已有跡象,但馬克龍試圖通過強化歐洲軍事能力、提出派遣維和部隊等方式,使歐洲在全球安全框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多方阻力讓「渲染威脅」難以奏效
儘管馬克龍提出了明確的訴求,但這一策略的實施卻面臨諸多現實困境。
美國並不完全信任歐洲的安全能力。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強調經濟回報和成本效益。對於馬克龍希望藉助「中國威脅論」提升歐洲重要性的策略,特朗普或許並不感興趣。相反,特朗普更傾向於減少對歐洲的軍事承諾,將主要焦點集中於美國本身。
歐洲自身能力有限。目前的歐洲,無論是在軍事能力還是經濟韌性上,都難以構築起獨立的安全體系。儘管馬克龍一直呼籲建設「歐洲自主防衛體系」,但歐洲對北約的依賴性使得這一提議短期內難以落地。
可能對中歐關係產生反噬。近年來,中歐之間的經貿聯繫加深,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合作和市場准入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如果法國過分配合美國對華施壓,中歐關係可能因此惡化,反而對法國自身經濟造成不良影響。
結語
面對複雜的國際博弈,歐洲需要平衡自身局限與對外策略的推進。馬克龍通過訪美前喊話特朗普展現了其作為歐洲領導者的積極姿態,但他提出的「中國威脅論」策略對實際解決問題的影響卻非常有限。美國是否願意為歐洲買單尚且存疑,而歐洲提高自主安全能力也並非一夕之功。更重要的是,中歐關係並不是零和博弈,完全將合作夥伴錯誤地視作對手,可能會喪失重要發展機遇。
無論是美國、俄羅斯還是中國,對歐洲的挑戰都在持續。未來,歐洲只有通過協調整體資源,推動內部一體化建設,才能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對於美歐關係,合作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但切不可忽視歐洲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在國際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單純依賴美國或借用「中國牌」都不足以真正讓歐洲擺脫被邊緣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