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背刺中國?不要再猜中俄關係了,中國已當面告訴拉夫羅夫。
自2025年2月18日美俄和談後,中俄關係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而在2025年2月2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南非約翰內斯堡g20外長會期間舉行的一場高規格會談,引發外界對中俄合作模式的新一輪審視。此次會談中,王毅外長提出的一句表述——「無論形勢如何演變,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被認為是近年來中國對中俄關係最醒目且明確的一種外交措辭。這不僅為兩國關係釋放了進一步穩定信號,也反映了大國外交在複雜國際形勢中的現實考量。
複雜的國際格局下,中俄如何「牢不可破」?
王毅外長強調的「無論形勢如何演變」這一措辭,顯然是針對當前風雲變幻的國際政治格局。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全球的權力平衡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和盟友對俄羅斯持續加強經濟制裁與軍事施壓,與此同時,中國在多個領域面臨美國的圍堵與脫鉤壓力。在這個背景下,中俄關係逐漸從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戰略協作夥伴」,向更加深度的依賴與合作過渡。
這一提法進一步明確了中俄面對外部衝擊時的基本立場:雙方將保持戰略穩定,在能源、軍工、國際事務協調等層面不斷深化合作。這種關係不僅是兩國基於現實利益的選擇,更是應對當下全球單邊主義抬頭的重要策略。
然而,外界對「牢不可破」的願景也存在疑問。中俄關係面臨的不僅僅是外部壓力,更有內在的合作限制。例如,兩國在經濟合作領域始終存在不平衡性——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能源與初級產品,而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高附加值商品較少。這種長期的經濟結構性矛盾,會否為兩國關係埋下隱患,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
烏克蘭危機:中俄合作的利益平衡點
此次會談中,烏克蘭危機依然是雙方討論的核心議題。拉夫羅夫對危機的最新發展進行了通報,並特別提到俄羅斯希望從根源上解決當前衝突。這種說法表明,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執著,短期內退讓的可能性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始終堅持「勸和促談」。王毅外長在多個國際場合強調「各方需要抓住和平機會,為對話鋪設橋樑」,中方也提出過12條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和平建議。然而,中方的公正、客觀立場,與俄羅斯在戰爭實質性問題上的剛性訴求還存在一定距離。
更進一步來看,烏克蘭問題也是測試中俄關係韌性的一個關鍵點。一方面,俄羅斯希望通過包括中國在內的多邊夥伴擴大其外交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需要在維護國家利益及國際公信力之間找到平衡。如果雙方對此缺乏足夠的協調,未來可能會對兩國合作關係帶來新的挑戰。
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中的戰略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雙方對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都表現出高度重視。通過集體回顧歷史,兩國不僅深化了傳統友誼,也試圖為多極化世界中的「全球南方」國家注入新議題。在當下的國際格局中,西方國家對二戰歷史的解讀,愈發注重淡化蘇聯及其他國家的貢獻,而中俄通過紀念活動展現出的歷史連結,某種程度上有著對抗西方主導話語權的象徵意義。
這種歷史敘事背後的「當代意義」也十分顯著。它不僅提醒全球南方國家注意大國通過歷史構建形成的聯合力量,也試圖傳遞某種「多邊主義抗衡單邊霸權」的價值觀。這是中俄繼經濟合作、國際事務協調之後,又一場踏准節奏的外交操作。
美國缺席g20:另一種博弈下的中俄空間
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道,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還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美國財政部長將缺席。有人猜測,這表面上是由於南非與美國之間展開的外交「口水戰」所致,但實際上,這也折射出美國對g20等多邊機制興趣減弱的態度。特朗普政府時期就曾出現對g20多邊議題不感興趣的態勢,後來,拜登政府並未完全扭轉這一現象。
對中俄而言,美國的「冷處理」為雙方在g20框架下推動更多「全球南方」聯合議題創造了條件。在當前的地緣政治背景下,金磚國家、「全球南方」等新興力量正在多邊治理中嶄露頭角,其中的許多成員都對俄羅斯和中國抱有相對較高的合作期待。以南非和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在此次g20會談中的活躍表現,更是凸顯了中俄「南方外交」的空間拓展。
然而,中俄也需要正視g20框架的潛在挑戰。雖然「全球南方」正在試圖爭取更多話語權,但許多成員國更傾向於「在平衡中獲利」,即避免過深捲入中美、中俄競爭對抗之中。如何避免「拉攏全球南方」的圖景中出現裂痕,也將是中俄接下來的重點規劃方向。
總結
此次王毅與拉夫羅夫的會談,凸顯了中俄在當前地緣政治分化背景下的密切互動,同時也提出了關於兩國關係可持續性的重要挑戰。從表達形式上看,「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是一種堅定的政治信號,它貫穿於兩國對多邊主義、全球南方戰略、歷史敘述等多方面合作中。
但從現實層面來看,內部分歧與外部挑戰也在暗中影響著中俄關係的走向。從烏克蘭問題到雙邊經濟合作的不平衡性,再到國際組織中的協調力度,中俄在充滿機遇的背景下,也要謹慎應對潛在的壓力和分歧。
全球格局的變化還在加速,中俄關係在多極化的世界中顯得愈發重要。它不僅是一種傳統的雙邊合作模式的延續,更是地緣政治鬥爭下,各方利益博弈與平衡的試驗田。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彼此之間的關係鞏固,還是在國際舞台上的聯手合唱,都將是全球未來外交畫卷中的關鍵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