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除夕夜一未婚男子一個人在自己家大門口坐著的視頻,引發網路關注。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據視頻博主介紹,他今年35歲,未婚。父母已經不在了。一個人形單影隻的,看著有些凄涼。那一刻,他看著別人家萬家燈火,熱熱鬧鬧時,不知道內心是不是感到特別落寞。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你們這些結婚了的,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是不用父母幫買房買車給彩禮辦酒席,而是靠自己賺錢結婚的,你們沒父母幫,還不是跟他一樣。
當一個人學會孤獨之後,多個人就會覺得很煩。
這可憐?你去問問齊州天橋下那些除夕還聚在一起等活兒的大爺大媽,他們很多都是為了幫兒子還放貸車貸的普通人!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如今這個年代,結婚的和沒結婚其實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煩惱。只不過原因不同罷了。
本人也是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是癌症去世,十年前和前妻離婚,等待孤獨終老。
別人不是不想結婚,能力有限,現在結個婚不容易啊,沒房沒車誰會跟你過一輩子,而且還是要在城市裡有房才行。
如果可以,誰不想媳婦熱炕頭,那樣的生活多麼美好。可是畢竟僧多粥少,且近些年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讓男士們對婚姻更審慎了。
其實哪個男人不想屬於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呢?但,前提是要有錢才行。就目前對結婚要求而言:有車,有房,有存款才行。就這三樣,難住百分之八十的男人,更別說年青人在25-30歲之間的男人。如果上一輩的沒有一百多萬給這些孩子鋪墊,他們真得沒有這個能力結婚,沒錢,婚姻是幸福不了的,日子也是過不好的,結果是即使結婚了還會離,中間就是或許多一個孩子而已,又造成孩子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是一種惡性循環。只有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所有人都能達到生活差不多,沒啥區別時,問題才能真正解決。目前社會現象十年二十年內,估計是越來越多的孤老現象出現。

- 不可否認,在社會觀念日益多元的當下,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然而,對於大齡單身男性而言,不結婚的晚年生活,往往潛藏著諸多困境。
隨著如今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經濟層面,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不再把結婚以及生兒育女作為人生必選項,男性選擇配偶的形勢也越發嚴峻。說白了,僧多粥少。
理性說,大多數男人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沒有經濟條件結婚。除非真是有病,沒有哪個男人真正離得開女人。從情感維度來看,婚姻所構築的親密關係,是情感寄託的關鍵所在。夫妻間相互扶持、彼此傾訴,在漫長歲月中形成深厚羈絆。而且步入老年,這種情感支撐愈發關鍵。
而大齡單身男性缺失這一親密關係,在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內心的苦悶時,缺少穩定的傾訴對象。當病痛纏身,無人噓寒問暖;回憶往昔,無人分享感慨。日積月累的孤獨感,易導致心理問題,如抑鬱、焦慮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經濟層面,婚姻通常伴隨著家庭財富的共同積累與統籌規劃。夫妻二人共同承擔房貸、車貸等生活開銷,還能一起為養老做儲蓄、投資。單身男性雖然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很容易產生躺平、不思進取的心態,反而荒廢了自己。
社會關係網路上,家庭是社會交往的核心節點之一。已婚人士通過家庭建立起廣泛的社交圈,如親戚間的走動、孩子同學家長的交流等。單身男性在這方面相對匱乏,隨著年齡增長,朋友也因各自家庭事務忙碌,聯繫逐漸減少,最終走向孤獨終老,無牽無掛。
總之,作為正常的健康男性,結婚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抱著寧缺毋濫的態度也可以理解。但是,男性沒有女性的生活,確實缺少很多,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等等,都會是一塌糊塗。所以,男性年輕的時候,就是努力賺錢,爭取成家。老話說,成家立業,還是沒錯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